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闽西汉剧
2018.12.14
闽西汉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龙岩市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原来称为乱弹,上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根据剧目清单,闽西汉剧可查的传统剧目总数有836个,《醉园...
查看更多
泰宁梅林戏
2018.12.14
泰宁梅林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泰宁县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 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包括京胡、二胡...
查看更多
汉调二簧
2018.12.14
汉调二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竹溪县 汉调二簧又称“山二簧”,流行于陕西、湖北及四川、甘肃的部分地区。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此外又吸收其他声腔和当地民间音乐,而以方言演唱。流行于郧阳地区(十堰市)的山二簧系湖北十堰的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黄州府移民迁徙到鄂西北,将带去的楚调与鄂西北方音及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山二簧。新中国成立后,郧阳地区各县相继建立了山二簧剧团,竹溪县二簧剧团即为其中之一。 山二簧声腔...
查看更多
汉调二簧
2018.12.14
汉调二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安康市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山二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为与“京二簧”区别,又称“土二簧”。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这...
查看更多
汉剧
2018.12.14
汉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汉剧剧...
查看更多
徽剧
2018.12.14
徽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
查看更多
徽剧
2018.12.14
徽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
查看更多
徽剧
2018.12.14
徽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式,以...
查看更多
京剧
2018.12.14
京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淮安市 荀派在京剧的四大名旦之中独树一帜,宋长荣是正式拜荀慧生先生为师的荀派传人,唯一的乾旦代表,有“活红娘”之美誉。他在舞台上塑造的花旦形态,最具有荀派所特有的妩媚柔美的特质。 荀派花旦所特有的“生活化”表演形式,不但丰富了古典戏曲的表现手段,且拉近了古典戏曲向现代戏曲转变发展的内在关联,对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具有特别的意义。宋长荣在荀派艺术的再传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弟子遍布全国,成绩斐然。宋长荣还多次应邀...
查看更多
京剧
2018.12.14
京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2001年,江苏省京剧院等6个省属文艺团体组建成立了江苏省演艺集团。2005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半个世纪以来,剧院拥有的程派传承人新艳秋,谭派传承人王琴生,麒派传承人赵云鹤,武生名家梁惠超、周云亮、王正坤,武旦周云霞以及其他数十位艺术家,为京剧院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剧院现有演职员一百二十余人,阵容整齐,流派纷呈,拥有一级演员李洁、徐全心、周丽霞等...
查看更多
1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