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刘同保
2018.11.15
刘同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2月生,河北省曲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雕刻世家,自幼随祖父刘东魁、叔祖父刘东元、父亲刘占法学艺,1986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1998年创办荣杰雕刻公司和通宝雕塑公司。坚守传统手工艺,并承古开新,摸索出抛荒、定型、做细、抛光等一整套石雕技法,发明用于镂雕、透雕的异型工具,参与研发“纵横线立体放大法”。创作《跨兽观音》《三世佛》《哼哈二将...
查看更多
张爱光
2018.11.15
张爱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8月生,浙江省青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1976年入青田山口石雕厂,师从石雕民间艺人高树尧。1978年创建石雕工作室,以花卉和人物雕刻著称。四十多年来,刻苦钻研,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充分利用青田冻石天然色彩进行创作。作品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等多个奖项。2012年任青田石雕技艺研究中心主任,为青田石雕的...
查看更多
杨春英
2018.11.15
杨春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50年7月生,湖南省泸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挑花(苗族挑花)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族传承。在继承苗族挑花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图案组合,将五色线运用到挑花图案之中,注重装饰应用的时尚性,丰富了挑花图案的表达效果。重视研究苗族挑花纹样,收集、整理并创作苗族挑花纹样百余种。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代表作有《龙凤花挑花手帕》《苗族数纱室内挂饰》等。注重技艺传承,将苗族挑花技艺传授给三个女儿和徒弟。
查看更多
王世福
2018.11.15
王世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2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挑花(望江挑花)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即今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群众美术班,1979年被分配到望江县文教局文化股工作,开始接触望江挑花。长期收集、整理、学习和研究望江挑花,还原并全面掌握望江挑花的传统针法。其作品立足传统、融汇现代,色彩多青白相间,图案正反成趣、寓意丰富。多年传授技艺,培养起近百人的挑花队伍。协助成立望江县惠龙挑花工艺品有限公司,承担产品开发、设计...
查看更多
龙女三九
2018.11.15
龙女三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3年7月生,贵州省剑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剑河苗绣)代表性传承人。5岁起在母亲陈老奴传授和师姐们带领下学习苗族锡绣。9岁始学打底花、四种线绣花、肩膀花、麻虫花以及上锡、钩锡等技艺。后师从当地名师冯老奶学习苗族织染,15岁基本掌握全套锡绣技艺。在材料使用和表现形式上,严格按照传统用料及纯手工制作方法,精益求精,作品针脚缜密,图案清晰。在当地开办苗绣传习所,带动四百余名留守妇女学习制作苗族锡绣。
查看更多
杨妹岩
2018.11.15
杨妹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1年2月生,贵州省剑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剑河苗绣)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随母亲及长辈学习苗族刺绣,15岁时熟练掌握苗绣制作技艺,18岁掌握苗绣中较特别的传统绣法——锡绣。作为当地锡绣艺人的佼佼者,技艺精湛、手法娴熟,所作锡绣剪金属锡片为线条镶嵌于刺绣上,手工精细,图案精美,对比分明,质感强烈,光泽度好。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在当地开办培训班,面向社会收徒授艺,培训2200余人。
查看更多
王启萍
2018.11.15
王启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50年8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花溪苗绣)代表性传承人。7岁起随母亲及长辈学习苗绣,12岁掌握苗绣基本技艺。后拜知名刺绣艺人王朝珍为师,学习传统苗族挑花绣。其刺绣以十字为基本针法,不用底稿,数纱而绣,先挑出图案外轮廓,再添加内部花纹,最后填充细部,并掌握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作品构图新颖,色彩绚丽。代表作有《苗族妇女盛装》《苗姑》《娃娃肚兜》,以及四喜冰花纹背扇、水田、田坎、螃蟹纹围腰饰等。从事花溪苗绣六十...
查看更多
张桂英
2018.11.15
张桂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71年5月生,贵州省雷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雷山苗绣)代表性传承人。生长在苗族村寨,自幼喜欢苗装花衣,对服饰上美丽的图案和花纹爱不释手,从小向母亲和大姐学习刺绣技艺,15岁学会了绣制整套苗族盛装、便装的技能。绣品富有民族特色,精致美观,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12年成立雷山永乐苗族服饰制作刺绣技艺传习坊,传授雷山苗绣技艺,为苗族传统工艺传承培养后继人才。
查看更多
孟德芝
2018.11.15
孟德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1年3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刺绣世家。1979年入成都蜀绣厂,师从肖福兴。经过三十多年学习钻研,熟练掌握蜀绣技艺和全部针法,能绣制各类蜀绣作品,尤其擅长“双面异色绣”和“双面异形绣”。代表作有《蜀宫乐伎》,双面绣《芙蓉鲤鱼》《长毛狗》,异色绣《荷花鲤鱼》和异形绣《文君听琴》《九子·熊猫图》等。《芙蓉鲤鱼》和《秋色高原》分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查看更多
黄敏
2018.11.15
黄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8月生,重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和1992年先后拜彭永兴、郝淑萍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师,熟练掌握各种针法,特别擅长衣锦纹针法技艺和单双面绣,新创夏布单面绣和夏布双面绣。其在色泽古朴、质地粗犷的夏布上发挥的蜀绣技艺和绣制作品,以针法细腻、色彩典雅见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示交流活动并获奖,代表作有双面绣《牡丹鲤鱼》、夏布双面绣《湖山一览图》等。为传承和发扬蜀绣技艺,倾心带徒授艺。2015年被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