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关章训
2018.11.15
关章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月生,湖北省当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庙会(当阳关陵庙会)代表性传承人。关羽第六十二世嫡孙。父亲关成玺是当阳关陵第十任五经博士。自幼随父参加关陵庙会,参与祭拜先祖关公,耳濡目染,对庙会场面有深刻记忆。熟谙关陵庙会的规矩、程序,特别是对祭祀活动中的礼仪掌握得比较全面。1991年关陵庙会恢复以来,每年主持关公祭祀大典,仪式有:主祭三跪九叩,行初献、亚献、三献等太牢之礼;承祭官诵读祭文,赞颂关公美德,褒扬忠义、正义、仁义。在主...
查看更多
胡文相
2018.11.15
胡文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6月生,浙江省缙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庙会(张山寨七七会)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参加张山寨七七会民俗活动。10岁起跟随庙会首事人胡拱才等前辈学艺,熟谙张山寨七七会的习俗例规,掌握庙会上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在当地有较高威信。主持庙会活动长达三十多年,在传统表演艺术方面收授徒弟一百五十余人,长期致力于张山寨七七会相关民俗活动和民间表演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陈永清
2018.11.15
陈永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2月生,甘肃省永昌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代表性传承人。1975年师从李吉海。1991年至2011年春节期间,主持举办“卍”字灯会十多届,制作灯会微缩模型三件,并参加2011年甘肃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持有“卍”字灯会图谱一份、简介一份、光碟一套、灯会微缩模型三件、活动场面照片四张。在继承前人灯展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在材料选用、幕布图景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注重培养、教习下一代传承...
查看更多
白有厚
2018.11.15
白有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6月生,2015年3月去世,山西省柳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柳林盘子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世家,自幼喜爱民间彩绘,17岁起跟随父亲白延龄学习绘画,四处承揽活计。学艺过程中,从书籍中大量吸收绘画知识,创作仿古而不拘泥于传统,尤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吉祥图案等。作为盘子会社首,熟练掌握完整的仪式节俗,对各种民俗事项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见解,并且多年从事盘子彩绘工作,先后彩绘各类盘子三十余个。代表作品有柳林龙王庙盘子...
查看更多
何静华
2018.11.15
何静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4年10月生,湖南省江永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女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女书。擅长女红手艺,能绣多种花草,会织女书花带;善于剪纸,能剪龙凤呈祥、喜鸟咏梅、鸳鸯戏水等十八种花色;会吟唱、吟诵女书歌九十六首,其中有六十二种曲调。用女书文字记录女书生活和习俗,创作了《静华思逝儿》《十念亲娘》等五十多部女书作品,部分作品刊登在《湖南日报》上。参与编创女书文艺作品,参加女书宣传活动,参演舞蹈《女书之歌》在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上...
查看更多
陶美元
2018.11.15
陶美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5年4月生,云南省昌宁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承祖母、母亲和当地苗族服饰制作能手,熟知纺线织布流程,全面掌握苗绣挑花、堆绣、锁丝绣、打籽绣、补贴绣、破线绣、锡绣、辫绣等技法,纹饰图案、色彩搭配合理。从事苗族文化传承保护三十多年,积极参加苗族服饰文化展示活动,培养弟子近百人。同时,擅长演唱苗族小调和山歌,有“苗山百灵鸟”的美誉。
查看更多
韩占祥
2018.11.15
韩占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撒拉族,1942年7月生,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撒拉族婚礼代表性传承人。多年致力于搜集、挖掘、整理、汇编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很多民俗文化知识,成为撒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人与民俗专家。20世纪80年代,参与编辑《撒拉族民间故事》《撒拉族歌谣》《撒拉族谚语》三套集成和四本资料性较强的原始文学素材,主旨为宣讲婚礼祝词、演唱花儿。擅长即兴编唱,创作出了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撒拉族文艺作品。在撒拉族传统婚礼...
查看更多
董思明
2018.11.15
董思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族,1963年9月生,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婚礼代表性传承人。外祖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因深谙土族婚俗的仪序成为土族婚礼第一代传承人,舅父东明寿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民间歌手。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自幼能歌善舞,喜好钻研土族婚礼仪式程序及与土族婚礼相关的民俗知识。通过家庭传承,成为土族婚礼第二代传承人。近年来,通过举行土族婚礼仪式表演、主持土族婚礼等方式教导年轻后辈了解土族婚俗,学习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
查看更多
李俊芳
2018.11.15
李俊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3月生,陕西省洋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代表性传承人。13岁起跟随祖父李养科和老艺人杨锦玉学习悬台社火技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研制出既不伤害扮演社火角色儿童的柔嫩皮肤,又在阳光下不褪色的社火脸谱化妆颜料。和父亲组织成立了洋县规模最大的农民社火会和百人社火锣鼓队,筹资五万多元购置服装道具,还将自家11间房舍和500平方米的院落免费提供给社火会和锣鼓队使用。在其精心培养下,其子李建中已成为悬台社火国家级...
查看更多
艾力·依布拉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28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一个农民家庭,十几岁开始学习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从业七十余年,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深受同行及当地民众的尊敬和喜爱。熟练掌握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中的手鼓演奏、歌、舞及游戏节目的表演,尤其擅长舞蹈,且有较强的表演组织能力。本世纪初参加当地的民间艺术团,积极参加地区及自治区的展演活动。曾获评自治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