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赵云山
2018.11.15
赵云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8月生,河北省隆尧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尧县泽畔抬阁)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赵文治、肖老肥,为泽畔抬阁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全面掌握泽畔抬阁的历史渊源、制作表演等内容。积极组织泽畔抬阁参加各级文艺演出活动,1986年参加邢台地区全运会开幕式表演,1997年参加邢台市元宵节乡艺会演并获得表演一等奖。此外,还多次参加隆尧县历届乡艺进城会演和市、县、村重大节庆日演出活动等。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培养了第二十二...
查看更多
王治升
2018.11.15
王治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34年11月生,四川省汶川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释比世家,家族共有十一名释比。12岁开始跟随父亲王庭福学习释比唱经,父亲去世后受到堂兄王治国指点。多年担任羌锋村羌年主持者,掌握法事程序,理解释比文化内涵;熟练掌握释比经典四十余首,能用羌语唱述经典文献十六段。曾参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与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开展...
查看更多
肖永庆
2018.11.15
肖永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37年11月生,四川省茂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出身释比世家,1976年后跟随父亲肖德生学习释比文化。1990年开始在四川各地从事释比法事活动,颇有名望。了解羌年传统,掌握各种法事程式,精通各种释比法术,擅长唱经诵词和舔犁头、抓油锅等功法,传承羌族释比北部方言唱经和上、中、下坛。坚持技艺传承,授徒肖清旺、肖清禹、尹城、肖武等多人,并带领徒弟主持羌族地区羌历年祭山会等民间重大节庆祭祀活动。
查看更多
邵传富
2018.11.15
邵传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2月生,安徽省肥东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会(肥东洋蛇灯)代表性传承人。18岁跟随村中长辈学习洋蛇灯的扎制,并在玩灯时负责舞动蛇尾部位。记录绘制洋蛇灯的扎制方法、仪式内容、舞蹈动作等,逐渐熟练掌握了洋蛇灯的全套扎制技巧和舞灯仪式。多年来,组织洋蛇灯队参加首届庐州灯会、安徽省第七届运动会、中国相声节等多项重大活动。2009年至今,一直在安徽省进行洋蛇灯的传承和展演活动,并悉心指导村中后辈玩灯人。
查看更多
蔺文艺
2018.11.15
蔺文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河北省邯郸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会(苇子灯阵)代表性传承人。9岁起跟随师傅王伏柱学艺,熟练掌握苇子灯阵的打鼓技艺。苇子灯阵的主要乐器有墩鼓、大钹、小钹、中钹、铜锣、笙等。每年元宵节积极组织苇子灯阵表演,担任鼓头,协调每场活动。重视技艺传承,现已培养出多名徒弟,使苇子灯阵后继有人。
查看更多
潘老平
2018.11.15
潘老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37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在拉易下寨读过两年私塾,后随祖父潘顺、父亲潘荣生学习水书,精通水书。20岁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2002年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参与县水书办破译夏陶符号碎片上二十四个符号及北宋早期八莲瓣陶碗上十个神秘符号工作。2005年被聘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参加州专家组各项水书习俗审稿会、研讨会。参与注录、翻译荔波馆藏精品《泐金纪日卷》《金银卷》及其他水书一...
查看更多
欧海金
2018.11.15
欧海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43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伯父学习水书,1953年后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1988年与水学专家姚福祥完成合译水书《亥子卷》。1996年翻译水书《正七卷》。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多次向各地专家学者介绍水书或讲解水书习俗,接受多家媒体调查和采访,并进行水书习俗表演。注重传承,举办水书培训班,部分学员已成为水书研究骨干。
查看更多
赵喜文
2018.11.15
赵喜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月生,河北省井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代表性传承人。祖上都是从武艺人,曾祖父、祖父、二爷、大叔、父亲均是水平较高的武术老师。自幼爱好武术和艺术,八九岁时参加村里组织的《打霸王鞭》《斗地主分田地》等节目演出,还演唱过传统古装剧目。后师从赵儒云,改学武术并参加本村花脸社火表演,担任花脸社火的会头儿,在《三英战吕布》中演刘备。得祖上艺人真传,完整掌握配制颜料、勾画脸谱等技艺和“跑阵”阵法。曾是村里花脸...
查看更多
杜同海
2018.11.15
杜同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9月生,山西省潞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潞城贾村赛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耳濡目染,深受民间社火的吸引,十四五岁便开始民间社火表演。成年后热衷于民间社火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搜集到一整套民间社火资料,掌握仪式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相关技能,并保存大量相关的工具、服饰、道具等。1997年主办贾村四月四仿古大赛,复原迎神、供盏、献祭、队戏、院本、乐户吹奏、故事车、皇杠等民俗表演。2004年组建山西...
查看更多
彭兴茂
2018.11.15
彭兴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57年7月生,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秀山花灯代表性传承人。秀山花灯第三代传人,属小坪村花灯班谱系。1963年拜著名花灯艺人潘光兵为师,学习丑旦、花旦、唱调、锣、钹,跟随灯班跳花灯。1965年登台演出。1987年成为掌调师,并传艺授徒。不仅能表演、领唱、打锣钹、扎制花灯,熟悉各种花灯打击乐技巧,还潜心研究花灯歌词曲谱、打击乐谱,予以创新,并以表演花灯“二人转”、花灯折子戏见长。在多年表演经历中,归纳总结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