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中国5个项目获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其他新闻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正式公布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选结果,中国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等5个中国项目(含中国香港1项)分别获得“杰出项目奖”和“荣誉项目奖”。   这一奖项旨在表彰近十年内个人或集体为亚太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复原作出的杰出贡献。今年,亚太地区共有40个项目申报,13个项目胜选获奖。(1号碉和2号碉是整个桃坪羌寨的核心。郑蔚摄)  汶川地震,没能震垮碉楼  四川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结构属龙门山...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中秋——盘点各地中秋美食
专题报道
  月到中秋,阖家团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中秋佳节,让人眷恋的不仅仅是皎洁的月色、浓浓的亲情,还有各具特色的中秋美食。 一、月饼 老北京月饼 山西月饼 广式月饼 苏式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月饼圆如满月,又能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的必食之品。月饼主要有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口味,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在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
查看更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各地中秋习俗
专题报道
  对中国人来说,夜空中的朗朗明月,似乎是一种温柔情感的象征:它寄托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对亲人刻骨铭心的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之际,那一夜的月亮,圆润、明净,似是一年之中最大、最亮、最美的。无论是在东北黑土地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农家大汉,还是在海外奋斗多年,事业有成的侨胞和游子,或者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中辗转于各个写字楼之间埋头苦干的小白领,告别故乡的田地和村庄,到大城市辛苦奔波找...
查看更多
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项兆伦副部长在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论坛
  应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邀请,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英国,出席8月24—26日在爱丁堡举办的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政策理念、工作方针、管理架构和工作成就,重点与参会的各国文化主管部门部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有益作法,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回应。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将举办
其他新闻
        9月5日上午,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关情况。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博览会”)将于2016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自2010年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8月30日至9月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一项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完整记录的工程,对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抢...
查看更多
“非遗”行走起来 就是一道风景
专题报道
仁庆苏布德(中)三姐妹均为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传承人。 鄂尔多斯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宫廷歌曲《古如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青道尔吉是鄂尔多斯市四胡制作技艺传承人。四胡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古老传统乐器之一。 鄂尔多斯刺绣传承人姚凤琴一针一线妙手生花。 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宗教舞蹈《查玛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这片古老的土地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自...
查看更多
科班培养能为非遗传承救急吗?
专题报道
  2016年8月,《燕京八绝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令人称奇的是,现场为观众们演示技艺的,无一例外都是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可不是拜在民间艺人门下的徒子徒孙,近年来,非遗老手艺也有了经过“官方认证”的“科班”学子。近几年,为了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五个传统专业,探索建立了“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   职校能培养出非遗传承人吗?非遗...
查看更多
张锠:浪漫有趣是“泥人张”的不变追求
人物
张锠工作照 丝绸之路(高35cm)  张锠   张锠的作品取材已不再是单纯的四大名著、肖像、人物或者民俗生活,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更多地进入了他的艺术视野,反映新人、新事、新风貌已经是他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说到中国的彩塑艺术,“泥人张”无疑是最为闪亮的金字招牌之一。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自鼻祖张明山开始,“泥人张”历经六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其造型生动传神、用色简雅明快、原料讲究、所塑人物栩栩如生,在我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
查看更多
锡尼城锡尼斯卡圆环骑士竞赛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锡尼斯卡是种骑士竞赛,自十八世纪以来,每年在克拉伊纳地区的锡尼镇举办一次。在比赛中,骑士们骑着马在主干大街上疾驰而过。手持长矛瞄准挂在绳子上的铁环。该项竞赛的名称来源于“alka”或者“环”,其土耳其语的起源反映了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历史共存和文化交流。于1833年编入法令的比赛规则,提倡道德行为准则与公平竞争,并强调参与社区生活的重要性。竞赛参与者必须是锡尼和cetinska克拉伊纳地区当地的家庭成员。整个社区协力帮忙制造、保存、修复、改造武器、服饰和配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