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论坛
  2017年1月7-10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主办,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源县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北、山东、云南、山西、台湾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包括学术研讨和实地调研两部分,8日与会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沂源县博物馆、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陈列馆和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牛郎织女景区。  9日学术研讨会...
查看更多
立春第一祭 民俗系乡愁
专题报道
立春,点上二十四节气灯笼。本报记者 严红枫摄/光明图片日本的来宾制作年糕2月3日,立春日。  锣鼓响起来、鞭炮响起来、歌声唱起来、灯笼挂起来、彩旗飘起来……  开春的第一天,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小山村举行的一场立春祭祀仪式,不但引来了四方群众,还引来了中国民俗学会的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家。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春神祭祀活动,为什么能引起世人如此关注?春神庙的美丽传说  2016年11月30日,以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
查看更多
杨柳青年画里的中国年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演示年画创作过程(摄影 李鲲)     农历新年之时,坐落在京杭大运河边的天津杨柳青古镇张灯结彩。这座因运河而兴起的千年古镇,有一张闻名天下的名片——杨柳青年画。新年之际,记者来到这个“年画之乡”,倾听杨柳青年画传承人讲述年画里的中国年。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
查看更多
徐朝兴:“龙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属于龙泉青瓷。”
人物
灰釉“观沧海”大盘(原标题:龙泉青瓷“非遗”传承人徐朝兴在京开展)2016年12月7日上午,73岁的徐朝兴在中国美术馆的三层展厅里最后一遍审视自己的作品,再过几个小时,“青瓷·传承·复兴暨徐朝兴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就开幕了。走到灰釉“观沧海”大盘前,他停了下来。这是一个直径76厘米的弟窑瓷盘,尺寸之大、品相之好、刀工之复杂令人惊叹。“这是一个老天保佑的作品。”他说。去年9月,大盘的坯就已经完成了,但在那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窑烧制过这么大的盘子。面对这个难题...
查看更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其他新闻
据新华社消息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万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
查看更多
惠山泥人的守望
专题报道
华天骅和外婆喻湘涟惠山泥人代表作《阿福》喻湘涟作品《和合二仙》喻湘涟捏泥人。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档案馆内的“天心莲工作室”里,开着两盏小灯,几张木桌上放着各种工具、泥料,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成品、半成品的泥人。77岁的惠山泥人国家级传承人喻湘涟,正在吃着外孙华天骅给她点的外卖。这里是属于祖孙两代人的艺术“天堂”。  祖孙俩每天7点一起来工作室,一人一张桌子,一边捏泥人,一边交流技法,有时会因为想法不同而起争执,到了晚上一起回家,每一天都平淡而充...
查看更多
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期间,各地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专题报道
在云南弥勒市举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比赛现场    (摄影:陈保舜)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原标题:春节期间,各地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是我国最具民族风情、影响最广泛、最热闹、最深入民心的传统节日,也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摇篮。为了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各地政府、文化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在新春期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查看更多
丁酉鸡年,非遗传承人创新作送吉祥
专题报道
在中国,鸡谐音“吉”,酉鸡有吉,是吉祥如意的体现,且我们祖国的版图被老百姓比喻为一只雄鸡,“雄鸡一唱天下白”,也寓意着朝气蓬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丁酉鸡年的到来,各地非遗传承人纷纷创作出与鸡有关的作品,在介绍并展示出精湛的传统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的同时,也向百姓送去最真诚的祝福。奚小琴(国家级)《金鸡展翅》  上海剪纸“记得家里曾经有友人送的一只9斤的大公鸡,神态威武雄壮,毛色亮丽,挺胸展翅时高度可达成人的腰际。”这只公鸡让上海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护多彩文化基因——访贵州省政协委员龙佑铭
论坛
村落积淀了民族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空间和文化遗产富集传承空间。围绕我省非遗保护利用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余未人。  记者:贵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龙佑铭:贵州非遗名录体系健全,十大非遗门类齐备。在我省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中,国家级非遗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名录1134项,县...
查看更多
普及传承传统艺术 戏曲广播体操登上春晚舞台
其他新闻
戏曲广播体操登上鸡年春晚舞台(图片:网络)  原标题:戏曲广播体操上春晚“这是一次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推送,有个节目我们不得不提前公布了!”原本定于1月30日(正月初三)在中央电视台“2017春节戏曲晚会”播出的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被作为素材提前上传到视频网站,却意外收获海量转发,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公众号不得不提前做了一次推送。“一个悄悄的动作,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我们真的始料未及。”戏曲广播体操出品方、央视戏曲频道新媒体组导演李晶说。    戏曲的身段配广播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