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4   星期一   农历六月二十   小暑 小暑
搜索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其他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了解一个民族,就去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他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从2月底至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活动”在京城举办了近一个月,2000多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悠扬歌声、热情舞蹈,让观众了解并记住了他们和他们民族的非遗项目。     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这次调演活动,汇聚了全国20个省份、20余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影响是毁灭性的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影响是毁灭性的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不少...
查看更多
粤剧经典名作走进大学校园
其他新闻
粤剧经典名作走进大学校园    昨天,位于西丽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内,举办了一场形式新颖的粤剧讲座和演出活动,深圳粤剧团将粤剧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大学校园,令现场来自大学城三所研究生院的中外教师与学生们大饱眼福。  活动中,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粤剧网主编朱钢教授作了题为《粤剧申遗成功》的精彩演讲。之后,来自深圳市粤剧团的两度“梅花奖”得主冯刚毅、红线女艺术传人苏春梅合演了名剧《晴雯补裘》。讲座与演出不断赢得师生阵阵热烈掌声,特别是来...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专题报道
  “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的一颗“明珠”,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
查看更多
粉蜡笺:重现沉睡百年的华美
专题报道
粉蜡笺:重现沉睡百年的华美    粉蜡笺源于唐代,是一种曾被用于书写圣旨的手工纸笺。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它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蜡”两种材料,既不失纸张易于书画的特点,又平滑细密,富于光泽,可历数百年而坚韧如新。金银粉绘成的各种秀丽图案,又为粉蜡笺增添了典雅的气质,使之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近年来,清代粉蜡笺精品的拍卖价格最高可达20万元以上。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达到顶峰,于20世纪初失传。在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一对父子经过十几年的...
查看更多
春分朝阳 让世界通过节气认识中国
专题报道
春分朝阳 让世界通过节气认识中国      3月21日,春分。由北京市朝外街道主办的第四届“春分朝阳”民俗文化节在北京市日坛公园圜丘举行。“春分朝阳”的创意出自北京民俗专家赵书先生,当日,赵书先生接受了中国网的采访,谈了策划这一民俗活动的初衷。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农历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当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委员的赵书认为北京应该首先对此作出响应,弘扬中国的节气文化。他...
查看更多
河南举行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赛
其他新闻
河南举行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赛      千年古庙会,万姓拜羲皇”。3月18日上午,淮阳羲皇文化广场锣鼓喧天,伴随着熙熙攘攘朝祖的人流,由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局、淮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原古韵?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这里隆重开幕。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周口市市长徐光、淮阳县县长胡景旭等省市县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省各地的40多个参演团体和参加全国知名晚报、网站庙会采风活动的近百家新闻媒体记者到会。  淮阳太昊伏羲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品吸引澳门众多民众参观
其他新闻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品吸引澳门众多民众参观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美的传统技艺、藏族文化经典唐卡……正在澳门举办的《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21日吸引了不少澳门市民。  《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20日至24日在澳门综艺馆举行。从《格萨尔王传》到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从《大藏经》到特色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从古老的藏戏到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通过展览,澳门市民不仅认识了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的历史,还感受到目前藏族文化...
查看更多
东阿阿胶两大布局:扛起国药传承的大旗
专题报道
东阿阿胶两大布局:扛起国药传承的大旗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当中,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教授解士杰提出要从产业资源入手保护“国宝”阿胶,一时之间将阿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阿胶,中医药的一大文化符号,要实现长久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产业链问题,这需要行业领军品牌的带领作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对此,“阿胶传统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也颇有感慨:保护产业资源、传承阿胶文化,任重道远。东阿...
查看更多
天津武生张幼麟:我主张“快乐武戏”
人物
天津武生张幼麟:我主张“快乐武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京剧界“武生头牌”(王欣鹏/摄)     天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京剧大家,其中就包括一代武戏大师张世麟。张幼麟,是张世麟的独子,他不仅享有京剧界“武生头牌”的美誉,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负着弘扬国粹的责任。  半路出家的武戏演员  学戏讲究“童子功”。父亲是著名的武生演员,妈妈是著名的青衣,出生于梨园家庭的张幼麟却是半路出家,从16岁才正式练功。问起其中原因,张幼麟说:“我爸妈都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