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周将在德国再掀中国热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周将在德国再掀中国热    九月二十日,由江苏省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柯军、范乐新、李学梅为首的二十四人团队将赴德国展示中国的戏剧魅力。  九月二十日,一年一度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节――第四届中国周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次中国周将历时十一天天,向德国民众展示的不仅有中国的国粹――京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演出曲目包括《风吹荷叶》、《贵妃醉酒》、《三岔口》、《牡丹亭...
查看更多
哈尔滨老剧院争唱二人转 本土二人转发展堪忧
其他新闻
哈尔滨老剧院争唱二人转本土二人转发展堪忧    近日,哈尔滨市民小王邀请几位南方好友到亚细亚电影院看晚场电影,可进场后他们才发现,电影放映厅竟改成了二人转剧场。  如今,哈尔滨十几家老电影院、文化宫纷纷改头换面,卷进二人转市场的扩容热潮之中。各方“诸侯”跑马圈地,让人们眼中原本“土掉渣”的二人转火了起来。  风光一时的“百花园”  在哈尔滨这样一个有着时尚活力和历史韵味的城市里,老道外一直都是民俗文化汇聚的地域,二人转剧场也是在这里孕育生长的。  回忆最早...
查看更多
深挖文化底蕴 注重保护传承
专题报道
深挖文化底蕴 注重保护传承                  ――晋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闽台东石灯俗展示晋江高甲戏进京演出,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周和平、李洪峰、王文章等会见演员。     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距金门仅5.6海里,是全国著名侨乡。晋江是历史文化名城,唐开元六年(718年)始建晋江县,为历代州治、府治首邑。晋江人才辈出,历史上是全国18个千人进士县(市)之一。晋江也是全国经济强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6位,经...
查看更多
让手工制作的木梳拥有国家专利
专题报道
让手工制作的木梳拥有国家专利                  ――东阳许立仁首开民间文化资源申请专利先河 许立仁在制作木梳    这把红色的小木梳,虽然梳齿有点变色,但是用起来依然得心应手,让人想不到它是一把用了48年的梳子;这把是“双背高低一梳一掠”,就是梳子有两个背部,而且有高低,梳子的一面是用来梳头发的,另一面是用来掠头发的……    据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龚明伟说,虽然目前许立仁手工制作木梳技艺还未列入保护名录,但它也属“非遗”之列,是...
查看更多
中国大力扶持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回族“花儿”
其他新闻
中国大力扶持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回族“花儿”    9月17日14岁的回族小姑娘马文丽和她的小朋友们正在参加一场关于“花儿”的人才培养计划――“花儿复兴工程”,她们常常一起快乐地哼唱“花儿”。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宁夏同心县文联主席马剑龙说,“花儿”在大西北是各民族共有的,回族尤为喜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民间“回族花儿”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不...
查看更多
非遗“绝活”成“绝唱”? 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专题报道
非遗“绝活”成“绝唱”?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绝活 政府补贴    摘  要:广州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却只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5项,代表性传承人19人。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前年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技师认证工作,最后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者仅有6人。市政协对此专题调研后发现,广州“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记者了解到,出现这种情况是“非遗”行业内外交困的结果。一方面,工艺美术等...
查看更多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 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其他新闻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一个是传承600年文化的古老戏曲――昆曲,一个是承载600年历史皇家粮仓,文化遗产与历史遗迹,在共同传承着文化的暗香。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昆曲的表演注重歌唱与念白、舞蹈与身段巧妙而和谐地结合。演员行当分明,各有其表演的特殊程式和技艺。    昆曲通常以竹笛...
查看更多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喜中有忧 老凤祥金字"绝活"难觅学徒工
专题报道
喜中有忧 老凤祥金字"绝活"难觅学徒工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的获奖作品      记者昨天获悉,百年老店老凤祥的传统工艺金银细工已经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同行业中此殊荣的惟一获得者。但是,喜中有忧的是,这项“绝活”技艺正在为后备人才可能面临的“断档”发愁。   只有四五人掌握   “人才难选,留不住人。 ”记者采访中一再听到这样的感叹。此次金银细工成为了国家级的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证明它是名副其实的最具“含金量”手艺。但是接班人青黄不接的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