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传承
2008.08.01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传承
专题报道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传承 6月中旬,作为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的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统文化的皖南花鼓戏,能否借此振衰起颓,梅开三度,恢复“皖南一枝花”的昔日荣光? 花鼓戏曾经走红 传统文化大多因民间而兴。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就来自民间,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
查看更多
永不褪色的符号:芜湖铁画能再现辉煌吗?
2008.08.01
永不褪色的符号:芜湖铁画能再现辉煌吗?
专题报道
永不褪色的符号: 芜湖铁画能再现辉煌吗? 编前语:芜湖铁画是市民心中一个永不褪色的符号。本报记者近日深入采访了芜湖铁画从业人员,探询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中,芜湖铁画如何保持应该属于他们的光环。 是创新还是“数典忘祖”? 具...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08.07.30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上讲话 (本网讯)7月29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了会议并讲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代表,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和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有关同志共1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
查看更多
让长调长传
2008.07.30
让长调长传
专题报道
让长调长传长调组合演唱 包 峰 摄 “3年来,长调的社会影响力已大不一样。”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宣传部部长王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与此同时,作为东乌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长调保护工作近...
查看更多
宁夏山花儿:质朴到极致的绚烂
2008.07.30
宁夏山花儿:质朴到极致的绚烂
专题报道
宁夏山花儿:质朴到极致的绚烂 今年3月,马生林到北京参加“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奖仪式”现场。 马生林在当地学校里给娃娃们市繁花儿 说到宁夏的花儿,很多生活在宁夏的人似乎觉得陌生,但说到《花儿与少年》,那轻快、明媚的曲调就会响彻在耳边。花儿是流传于西部地区的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口头文学形式。宁夏地道的花儿叫山花儿,俗称干...
查看更多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08.07.30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其他新闻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7月28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邀请文化部社文司司长张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文物保护司副司长柴晓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王凤武、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就“中国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向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外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就记者感兴趣的问题回答了提问。 张旭介绍,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民参与非物...
查看更多
莱索托王国
2008.07.29
莱索托王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2008.07.28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其他新闻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非遗”普查全面铺开 根据文化部统一部署,省文化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从2006年10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聘请省内专家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抽调骨干力量集中时间深入乡村摸底调查。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地毯式、拉网式地开展普查,带出了许多好方法和经验。各地还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或民俗节庆的时机做现场调查,观摩体察非物质...
查看更多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2008.07.28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其他新闻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非遗”保护工作进展及实物征集情况 吉林省地处东北边疆,境内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满、蒙古、锡伯等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0%以上。按照国务院和文化部文件要求,从2006年至2008年,吉林省利用3年时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推广吉林省国家级试点项目满族说部的普查试点经验。吉林省普查进展情况如下: (一)满族说部的普查工作为全省积累了经验 满族说...
查看更多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2008.07.25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专题报道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姜洪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与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交流伊玛堪说唱艺术 当赫哲族男子外出捕鱼狩猎回到宿营地之后,人们会燃起篝火,围在一旁听老艺人说唱一段古老的传说;留在家里的赫哲族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在茶余饭后也愿意听唱一则有趣的故事来消磨时间;当家中有贵客光临、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时,一首风俗礼仪歌曲既可追思也可抒情;传授技能、分辨善恶、倾诉爱情、透射生活……一曲曲古老的传唱回荡在三江平原上。 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人民...
查看更多
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