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大暑
搜索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七大主题4300余场活动邀您“欢欢喜喜过大年”
新闻聚焦
1月7日上午,“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联合发布了春节假日文商旅体活动安排。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洪涛发布春节期间文旅活动安排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又是8天超长假期。为了满足市民、游客对假日旅游的期待,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各区各部门,聚焦北京中轴线和春节成功申遗、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落实北京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整合全市文...
查看更多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七大主题4300余场活动邀您“欢欢喜喜过大年”
地方新闻
1月7日上午,“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联合发布了春节假日文商旅体活动安排。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洪涛发布春节期间文旅活动安排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又是8天超长假期。为了满足市民、游客对假日旅游的期待,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各区各部门,聚焦北京中轴线和春节成功申遗、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落实北京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整合全市文...
查看更多
“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启动
新闻聚焦
1月7日,“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主场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标志着“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就此启动。 “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贯穿全年,旨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作为2025年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一季度活动,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启动
要闻
1月7日,“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主场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标志着“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就此启动。 “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贯穿全年,旨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作为2025年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一季度活动,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浙江省公布“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
地方新闻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通知,公布“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杭州市打造“一校一品”非遗课堂新格局等66个案例入选。 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传承与传播,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活动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征集“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得到全省各地积极响应。活动共征集到...
查看更多
越来越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人话非遗
专题报道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非遗。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的技艺与经验,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成为世界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非遗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丰富多彩的非遗,如何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如何借助这些闪亮的符号,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听,非遗传承人这样说。 ——编者 普洱茶韵飘香世界...
查看更多
跟着春节主题展提前过年
专题报道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7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按照春节传统,此时家家户户熬腊八粥,准备过年。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很多人预约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简称“中国非遗馆”)过腊八节。北京市民陆欣回忆小时候,腊八临近,母亲就喊她去买干果,让哥哥去剥豆、淘米,一样一样凑齐、洗净,忙活半天煮出一锅粥。“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很多人换成点外卖,腊八粥没那么香了,更缺了一家人欢喜忙碌的热闹。”陆欣已连续两天...
查看更多
广东“种子计划”:​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专题报道
2024年“种子计划”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为期半年,遴选出1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联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10所种子学校,开展30场非遗讲座、实地研学和实地教学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活动,遴选和培养了216名种子学生,研学时长超过200个课时,创作了311件作品。 走进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024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简称“种子计划”)成果汇报展正在展出。汇报展以“匠心育种 非遗生花...
查看更多
黑龙江:​古韵龙江·百艺百器融入美好生活新气象
专题报道
“宽阔的大展厅布满了葫芦烙画、满族蚕翼绣、木雕传拓等各种非遗项目相关产品,看得我眼花缭乱。”福建省泉州市游客简先生回忆参观黑龙江省民族手工艺品促销活动时说,“我选了剪纸、挂钱、山核桃工艺品等10多件产品,有的自己留作纪念,有的送亲朋。” 近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古韵龙江·百艺百器——黑龙江省民族手工艺品促销活动(简称“促销活动”),在雪花纷飞中于哈尔滨启幕。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说,通过...
查看更多
2024年非遗“繁花”绽放
专题报道
非遗,源于生活、世代相传,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4年是中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20周年。二十载保护之路为这一年赋予了格外厚重的意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也在这一年更好地被世界了解。 亮眼成绩背后是扎实的行动 20年来,中国结合《公约》精神,立足中国国情,建立起既与国际衔接,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夯实了政策法规体系、名录体系、理论探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