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皖风徽韵 共享瑰宝”202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蚌埠开展
地方新闻
11月22日,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皖风徽韵 共享瑰宝”202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蚌埠开展。 此次活动共选取全省16个地市2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蚌埠市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涵盖皖南木雕、徽州竹雕、滁州剪纸、六安竹编、王氏制扇技艺、蚌埠玉器加工技艺等极具特色的非遗展品,全方位展示安徽非遗特色。 活动坚持“人民...
查看更多
在浙里,赏巴蜀风韵
专题报道
山海相连,浙川情深。11月24日,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年“蜀风宋韵”非遗交流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圆满闭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梁永、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书记、副主任吴延飞、四川省阿坝州文化馆(州美术馆、州非遗中心)馆长俄玛塔、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览推广部部长李黎等出席闭幕式,活动同步在腾讯直播、Z视介、浙江省非物...
查看更多
“如意甘肃 畅享非遗”——2023年甘肃省“非遗进景区”示范性活动陇中分会场正式启幕
地方新闻
红色热土学习会师精神,古道名区寻觅多彩非遗。11月24日,由甘肃省文旅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白银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甘肃省“非遗进景区”示范性活动陇中分会场启动仪式在白银举行。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致辞并宣布“非遗进景区”示范性活动陇中分会场正式启幕,白银市副市长李敏娜出席启幕式并致辞。 吕兴来在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查看更多
关于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的公示
通知公告
关于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的公示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中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相关工作的任务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推荐认定工作。经各地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见附件...
查看更多
林岩:“两创”视域下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的文化生态探究
论坛
【摘要】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北京雕漆技艺当前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在“两创”视域下,生态融合的格局得以凸显,呈现出差异化与多元化的生态,但在保留原样还是创新发展上仍存有诸多争议。基于实践考察发现,北京雕漆技艺创新发展存在局限与问题。从创新设计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构建地方传统技艺相关生存环境与文化新生态。由此归纳出的技术路径和挑战,以及多样的非遗文化生态特征,将有助于推动北京雕漆的非遗保护与可持续性创新转化。 【关键词】非...
查看更多
“非遗文化”一词折射出什么
专题报道
近两年,围绕非遗主题的展馆不断涌现,活动异彩纷呈,文章漫天雪花。其中出现一个有意思的词,叫“非遗文化”。不知其出处,不知始作俑者,稀里糊涂就流行起来。到地方参观学习,经常见某个景区或者镇上,赫然挂着“非遗文化馆”,举办单位既有社会公司,也不乏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甚至还有基层文化馆。 “非遗文化”究竟是个什么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并列的“文化”?还是与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相类似的“文化”? “非遗”“非遗”喊多了...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擦亮大美新疆的非遗名片!
要闻
说到新疆,你会想到什么?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和晴空下的清澈湖水,是辽阔无边的草原和四处漫步的牛羊,还是充满烟火气的巴扎和载歌载舞的人群……而新疆的美,远不止于此!震撼人心的玛纳斯、精美的哈萨克族花毡、悠扬的木卡姆、色彩独特的艾德莱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非遗展现着新疆的丰厚底蕴、坚实传承和美好未来,也让我们对这片炙热的土地更加好奇与喜爱!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如何担负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
查看更多
探索非遗整体保护新经验,第五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公布
地方新闻
为加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根据《江苏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苏文旅发[2021]92 号)有关要求,经各地推荐、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实地考核和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江南文化(苏州片区)生态保护实验区、水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项目为第五批江苏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此,江苏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量达到12个。 江苏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
查看更多
唱响原生民歌 谱写时代华章——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盛况空前
专题报道
欢声,笑语,切磋,分享,交心,共鸣……无需绚丽灯光宣布开场,只要歌者相聚,就能奉上原生民歌“现场演唱会”;不唯台上空间,路途中、候场区、会议室甚至住处、餐厅,都是原生民歌百花齐放的舞台。当全国79个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近400位非遗传承人齐聚汇聚风景绝好的赣鄱大地的那一刻,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已然传出阵阵嘹亮和声;当江西上饶、鹰潭、赣州三城轮番迎来原生民歌近20场展演巡演,群众好评如潮涌动,热情持续高涨。 作为中国原生民歌节举办以...
查看更多
以非遗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物质生产、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个方面都能与非遗找到契合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带动乡村经济的兴旺,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有效的途径。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鲜明。要结合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实施,不断加强非遗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特色非遗产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