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
专题报道
“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举多得。”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绣娘田茂媛说,自己会技艺、能设计,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当地积极建设松桃苗绣非遗工坊,让4800余人学会技艺、居家就业。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查看更多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通知公告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甘肃矿区文广新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厅直各相关单位,研培计划各承担高校: 根据中央宣传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精神,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关于“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总体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2023年元旦至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门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
查看更多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地方新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甘肃矿区文广新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厅直各相关单位,研培计划各承担高校: 根据中央宣传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精神,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关于“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总体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2023年元旦至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门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
查看更多
2022年第一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开幕
地方新闻
12月23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2022年第一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顺利开幕。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千里之约 同心同行”为主题,以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演结合等形式生动呈现苏陕两地非遗文化的魅力。活动邀请的陕西和江苏两地非遗项目包括中华老字号专区、茶叶专区、酒水类专区,另外邀请剪纸类、戏剧类、手工技术类、传统医药类、瓷器烧制类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文化现场展演...
查看更多
2022年川渝非遗保护新路径研讨会暨川渝非遗保护联盟年会成功召开
地方新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川渝两地厅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共同推动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形成非遗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12月22日,川渝两地以线上会议形式组织开展了2022年川渝非遗保护新路径研讨会暨川渝非遗保护联盟年会...
查看更多
山西省政府出台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措施
地方新闻
山西省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优势显著,种类丰富、积淀深厚、流传广泛、特征明显,被称为戏曲的摇篮、民歌的海洋、舞蹈的故乡、曲艺的沃土,民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记忆,也为现代生活注入了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艺术基因。 为了积极推进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活化利用水平,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101号)(以下简称《通知...
查看更多
福建部署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地方新闻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福建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 会议提出,要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来自人民、传承于人民的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严格按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计划(2021—2025年)》履行好保护责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要让“福茶”在文旅融合上做出更多贡献,成为助力乡...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冬至: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节气资讯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冬至节气知多少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冬至: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专题报道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冬至节气知多少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
查看更多
山西发布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标准
地方新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基本要求》地方标准近日发布实施。 该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服务要求、场所要求、人员要求、管理要求8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和详尽阐述,为省内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遵循和技术指导。 标准明确,开展非遗旅游的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等固定场所,应设游客咨询点或共用游客中心,配备智能交互、电子导览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