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河南师范大学:非遗进校园 古韵有新声
专题报道
“河南全省拥有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728个,涉及面广、价值高、影响大。”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永祥说,据统计,河南省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达22万多条,很多项目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价值。 “非遗保护和传承,我们已经坚持了16年,仍在不断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 “把已经泛黄破损、字迹模糊的手抄剧本,逐字逐句整理录入电脑。”现在已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查看更多
安徽“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医大
地方新闻
非遗传承人正在展示毛笔制作。 安徽医科大学民乐团正在练习演奏。 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共青团安徽省团委共同主办的“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于昨日走进安徽医科大学。 活动现场,安徽省书协、美协、音协、舞协、摄协、影视协小分队走进大学生中间,结合高校特色社团活动,举办抗疫主题摄影展,以及书画、音乐、舞蹈等文艺志愿辅导活动,并开展戏曲影...
查看更多
小康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如何创新发展
论坛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不仅使老少边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开辟了我国文化扶贫事业的新路径,体现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奔向小康生活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后,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要求也是需求,其中,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培育特色品牌是目标,培养带头人是根本,讲好脱贫故事是重点,拓展销售渠道是关键,广泛宣传引导是支撑。 2017年5月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
查看更多
进博会非遗客厅有新意,沉浸式体验不重样
地方新闻
11月4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博览会举办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新闻中心共同举办“非遗客厅”展示活动。本届“非遗客厅”在往年“展示+互动”的基础上,加大互动参与类项目比重,进一步突出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展区设计偏重江南家居风格,力求通透、明快、简约,让中外媒体记者在这里“遇见非遗”,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客厅”空间结构以“海派家具制...
查看更多
第13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圆满收官,数据全览在这里!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每年举办的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已经成为浙江乃至全国非遗集中展示的平台,让人们在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创造发明的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民族发展的力量。 今年,第13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博览会从9月16日开幕至11月5日闭幕,通过线上平台展示推广,历时一个多月的博览会都有哪些值得回味的精彩瞬间?取得了哪些斐然的成效,让我们一起看看相...
查看更多
山东:学堂春光烂漫,非遗欣欣向荣
专题报道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近5年,山东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实用好全省宝贵非遗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堂春光烂漫,齐鲁大地的非遗项目,如繁花盛开在孩子周围,带来文化自信的芬...
查看更多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消费数据监测、文旅发展专项资...
地方新闻
2021年11月5日,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主持召开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第30次厅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消费数据监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等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11月3日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11月3日、4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通报了厅直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暗访督导情况。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
查看更多
“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开幕
地方新闻
11月8日,“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 图为“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开幕现场(供图:受访者)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台湾人间文教基金会、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主办。 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张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让大运河文化流淌起来
专题报道
一条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连贯了万千市镇。在这条宝带上,浙江杭州临平区的古镇塘栖,扼水路要道,承千年文明,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大运河最南端。徜徉塘栖镇独特的水上街市,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灿烂的非遗文化在时光里获得新的生命力,愈发欣欣向荣。 在塘栖镇,种桑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源自塘栖的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是丝绵中的上品,其在唐代时已远近闻名。2008年,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
查看更多
陕西:借力体育盛会 展现非遗风韵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梁平安和他的体育题材葫芦作品 近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在西安闭幕。本届残特奥会于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西安、宝鸡等地举行。而在一个多月前,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四运会”)同样在以省会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多地举办。此次残特奥会与十四运会同城同年举办在国内尚属首次。值得关注的是,以非遗展现西安文化魅力,借体育盛会更好地弘扬、传播陕西优秀传统文化,从传承人到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