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擦亮中医药非遗金字招牌
专题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带来极大助力。作为非遗的典型代表,中医药非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非遗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共同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 当前,中医药非遗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人才队伍培养、走出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有一...
查看更多
《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正式出版
论坛
日前,《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浙江通志》第九十一卷。全书为精装16开,共734千字,卷前图版23页图片38张,随文图片210余张,图文并茂,权威性与可读性兼具,是浙江通志史上第一部专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修志书。 《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共收录浙江省国家级及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3项。按照志书体例要求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分类法,主体分为17章...
查看更多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召开2021年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
地方新闻
10月27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省文化馆八楼会议室召开“2021年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由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毛凌文主持,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明敬、张春雷、何平、宋俊华、裴继刚、许学猛、陈忠烈,以及纪录片专家王玉玮、文献专家丁春华和相关项目执行团队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关于2021年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总体情况的介绍...
查看更多
黄河文化大调研研讨会在京举行
要闻
“黄河全长5464公里,途径9个省区和66个地级市(州、盟),灌溉了全国38%的耕地,产出了33%的原盐、35%的粮食和近80%的原煤,解决了4.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在10月28日举行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调研”阶段性成果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宋立夫用一组数据勾勒出黄河的现实情况,并分享了日前结束的黄河大调研的部分成果。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依靠黄河繁衍生息,孕育出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调研组认为,认识“黄河文化有...
查看更多
“天府·茶·器”四川非遗展精彩上线
地方新闻
在中韩即将迎来建交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中韩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知相通,加深韩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 “天府·茶·器”四川非遗展于2021年10月28日精彩上线。 本次展览选取了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羌族罐罐茶制作技艺和瓷胎竹编工艺、阿西土陶烧制工艺、荥经砂器烧制技...
查看更多
走进运河生活 感受非遗魅力——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综述
专题报道
流光溢彩的运河夜景、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引人垂涎的非遗美食、干货满满的主题论坛……10月22日至24日,以“畅游甜美运河·乐享非遗之魅”为主题的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大会通过举办开幕式暨主题论坛、实景演出、运河非遗大集、非遗美食汇、锡剧艺术汇演等五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汇聚丰富多彩的非遗精品,展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成果,探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非遗精品齐亮相 伴随着《古运河之恋》的悠扬歌声,与会嘉...
查看更多
谭志湘:藏戏的文化基因与活态传承
论坛
【摘要】藏戏是阿吉拉姆藏戏、安多藏戏、南木特藏戏等的总称,它历史悠久,艺术品格独特显著,是较早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曲剧种。时至今日,藏戏仍活跃于舞台之上,活跃于藏族同胞的生活之中,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新剧目不断诞生,与时俱进,保创并举,形成活态传承的局面。从藏戏的诞生、演出状态、演出样式、艺术特质、剧目创作等方面探讨这一态势形成的过程,可见蕴含于藏戏之中的文化基因对这个剧种的稳定性与创新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查看更多
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字化抢救性记录工作实现阶段性进展
地方新闻
记者10月26日从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称西藏非遗保护中心)获悉,自2016年西藏开展60岁以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正开展46位60岁以上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其中已完成30位,实现阶段性进展。 西藏非遗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助理研究员索朗介绍,新一轮60岁以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评审工作刚结束,完成了古格宣舞传承人卓嘎、唐卡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嘎玛德来抢救性记录工作中期审查,“两位老人均近9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的通知
地方新闻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全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评选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推出黄河入海非遗之旅等10条山东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名单见附件1),认定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等15个基地为山东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名单见附件2)。现予以公布。 希望各市、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保护...
查看更多
社会力量激活非遗传承“一池春水”
专题报道
“原来我们平常书写的纸是这样制作出来的。”10月23日,作为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题活动之一,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美尔研学承办的“巴蜀非遗少年行”第七站来到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50多名学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现场体验了抄捞纸张,感受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魅力。 四川省近年来是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的? 社会机构科学设计 非遗与研学相得益彰 作为第八届国际非遗节...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