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7-27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二   大暑 大暑
节气资讯
2021.01.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2020.12.22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查看更多
2020.11.17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
查看更多
2020.11.02
2020年10月28日至2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淮南寿县成功举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淮南...
查看更多
鸭稻混育的绿色农业
2020.03.05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植物、动物、天气、星象、水体等物候现象变化,总结其特征与先后顺次,以物候特征为主要时间基准来安排农业生产、开展相伴生的民俗和祭祀活动的“物候历法”。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间的《夏小正》可作为这种农时“物候历法”的典...
查看更多
2020.01.2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以历法、谚语、歌谣等形式广为流传,在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
查看更多
2019.12.23
2019年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该展览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邮...
查看更多
2019.12.23
12月19日,“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年会总结2019年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制定2020年保护传承行动计划,更好地凝聚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力量。会议提出,要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贡献中国智慧经验。全国10个二十四...
查看更多
2019.04.26
4月21日上午,随着活动司仪一声“吉时到”的高呼,浑厚的鼓声伴着一响土铳响震云霄,2019年“班春劝农”典礼又一次在遂昌县石练镇淤溪村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
2019.04.01
2019年3月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六讲,题目为“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漫说廿四节气、传统节日和新年”。主讲人为刘魁立先生。本次讲座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展开了中国人对时间制度的讨论,介绍了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的产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