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非遗讲座月” | 学传统手工 过健康端午(上)
来源:“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0-06-24 17:54:00

嗨,大家好!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佳节了,首先预祝大家端午安康!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的端午节特别活动《学传统手工 过健康端午》也趁时而来,希望给您来点不一样的夏日体验~

端午节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杜甫曾身着御赐的宫衣写下“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感恩皇帝对他的信任。陆游在这天吃了有两只尖角的粽子,并在高冠上插上了艾叶,在太阳西下的时候,念道“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可见,在古时,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共庆佳节。端午节寄托了中国人的情思,也衍生了许许多多的习俗,如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划龙舟、插艾叶、浴兰汤等等。

今年端午节特别活动中,我们要教读者朋友们制作四种端午时令手作——五彩粽香包、长命缕、葫芦镇五毒剪纸和粽子。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的特邀主讲嘉宾、传统手艺人倪巧凤老师先教大家制作五彩粽香包和长命缕。包裹着中草药的香包可以驱散蚊虫,而系在手腕上的长命缕则是美好祝愿的体现。还等什么呢?赶紧点开视频,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五彩粽香包

长命缕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东坡先生在端午为他的佳人在手臂上系上彩线,祈求神明能为她祛病消灾,好让二人长久相伴 白头偕老,那看完视频的你有没有学会呢?让我们也亲手为所挂念的人系上香包和长命缕,祈祷平安和遂意 健康和长寿吧!

端午节防疫小知识

关于端午的起源,不知道各位读者有多少了解呢?唐代诗僧文秀曾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他认为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苏州,也就是以前的吴国,端午节祭拜的是伍子胥。有的地方端午节祭祀的则是抱树而亡的介子推和投江救父的曹娥。那么端午节究竟因何产生呢?我们来看看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怎么说吧。

“端午节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节,原本是一个最科学的防疫之节,清明到端午这两个节的中间,是中华大地自然大环境中闹瘟疫的最厉害的时节,咱们后来的非典、禽流感,都是这个季节出现的。所以早在这两位知名古人之前的若干年,中国的端午节已经是全民节日,各个民族都在过端午,都离不开驱瘟辟邪,采草药防毒等,这是节日本身最具有的普世意义。”

注:文章引用的文字根据2013年6月9日乌丙安先生国图讲坛讲座《话说端午节及节日遗产保护》整理而成。

原来,端午其实是一个“防疫日”,是古人的一个“健康节”。而我们所熟知的各类习俗活动一开始都是古人们为了禳灾辟邪、祛病消灾而采取的防疫举措。这样带着浓浓节日氛围的民俗活动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呢?它们在你的童年里曾留下了什么样的有趣记忆呢?您看了视频,是否有什么制作心得呢?欢迎在评论区里和我们一起分享~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