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陕西举办系列活动纪念中国剪纸列入世遗名录10周年
来源:文化快报 作者:秦毅 创建时间:2019-12-30 10:23:00

开幕仪式现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顾劲松致辞

12月6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旬邑县文化馆、安塞区文化馆、延川县文化馆协办的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系列活动,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剪花娘子”库淑兰的故乡咸阳市旬邑县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为期3天,通过剪纸传承工作经验交流会、剪纸作品展、剪纸技艺培训班及创作实践教学等板块内容,回顾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来,陕西省剪纸的保护传承路程,交流、探讨剪纸在未来的保护发展之道。

巨幅剪纸作品在咸阳旬邑县文化馆展示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顾劲松在开幕仪式上表示,经过10年的努力,陕西剪纸在传承发展创新之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旬邑彩贴剪纸、安塞剪纸、延川剪纸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定边剪纸、永寿剪纸等16个县、区的剪纸列入省级名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这离不开广大非遗工作者和各级传承人的执着努力与辛勤付出。

旬邑县县长王旭表示,旬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深入开展剪纸传承保护工作,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彩贴剪纸传承保护体系。目前全县培养非遗传承人26名,剪纸爱好者600多名,库淑兰剪纸展览馆每年吸引游客数万人,极大地提升了旬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想做一名优秀的剪纸传承人或剪纸艺术大师,要不断切磋技艺,提升自己剪纸技能水平。”旬邑彩贴剪纸传承人潘英珍表示,要苦练基本功,虚心吸取众人之所长,立足传统并注重创新,创作出不负人民、不负组织的精品作品,回报社会。

剪纸艺人现场飞舞剪刀,吸引了众多小观众。

在剪纸传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来自旬邑、合阳、大荔、延川等地代表,就剪纸传承经验以及创新发展等进行了现场交流。大荔县文化馆馆长王端表示,2009年,大荔剪纸被列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大荔积极组织乡村传统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大荔乞巧节,在沿袭和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成为剪纸、面花、社火、锣鼓、皮影等的展示和传播的大平台。与此同时,通过“展巧”、“赛巧”等活动,也赋予了大荔剪纸新的活力。

在6日下午拉开的剪纸技艺培训班上,陕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中国剪纸研究中心艺委会委员陈山桥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剪纸的传承与作品创新》 的专题讲座。与此同时,陕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副主任李红军将在12月8日进行《传统剪纸技法与创作》的专题讲座。

此外,“中国剪纸十年成果展”在旬邑县文化馆举办。此次展览作品以旬邑、安塞、延川三个国家级剪纸项目为主体,遴选出百余幅优秀作品。这不仅是对剪纸保护成果的检阅,更是对传统剪纸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深入探讨。

可以一边剪纸、一边唱起陕北民歌的复合型艺人,在展览现场实力圈粉。

旬邑彩贴剪纸

中国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体现形式,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性。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剪纸这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10年来,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在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各地市非遗保护机构和剪纸协会,以及专家和广大剪纸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剪纸的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创新及发展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10年来,陕西省不断推动中国剪纸的持续性发展和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传播剪纸文化,推动了剪纸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再融合、再创造。陕西剪纸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传承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