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9   星期一   农历冬月初九   大雪 大雪
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
项目序号:502
项目编号:Ⅹ-54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洋县
保护单位:洋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洋县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由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中逐渐加入了娱人的成分,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按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其中造型社火包括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形式,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包括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形式,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以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跟从其后,最后是锣鼓队。改革开放给民间社火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社火艺术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
  洋县悬台社火又称“洋县高芯子社火”,是陕西南部的洋县城乡所特有的一种春节民俗活动。它源于商周时代,经过长期发展,至清代雍正年间从当地众多的社火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洋县社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洋县悬台社火达于鼎盛,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入曲折发展期。
  洋县社火汇集各种民间社火精华,以戏剧角色站在高台梁架上为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为主要运载方式,所用的梁架有五六层,高达十二米左右,由数十人抬扛而行,显得威武雄壮。悬台社火脸谱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化妆所用颜料为民间特制,不伤皮肤。游演之中,悬台社火以比高下、换折子为尚,极尽火爆热闹之能事,引得万人空巷,由是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
  洋县悬台社火融合传统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及杂技艺术诸多元素,也是研究汉水上游民俗及民众文化心理、生存状态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996
姓名
李建中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民俗
项目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洋县
编号
04-1967
姓名
李俊芳
性别
出生日期
1929.03
民族
汉族
类别
民俗
项目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洋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新疆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高要春社)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浚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朝阳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朝阳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义县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义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本溪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永年抬花桌)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永年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井陉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