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广州举办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学术研讨会,40多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对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共识,提出了非遗保护的“东亚经验”,并倡议在此共识基础上开展东亚非遗保护的协作研究。
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相邻的国家,目前都是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较多的国家。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保护项目的形成,也可在半个世纪以前亚洲的日本(1950)、韩国(1962)关于“无形文化财保护”观念中找到先声。近百年来,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中日韩三国面临许多相似的问题,如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文化传统的流变与消失、国家与民众对本土文化传统保护的共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发展的意愿等。基于对东亚三国在上述诸方面的相似性和共识,代表们一致认为,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中日韩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域和传统文化相似性特点的东亚经验。对这种共同经验的体认、研究和交流沟通,有助于东亚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高小康)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