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四川省非遗中心开启非遗传承人系列访谈活动
来源:“四川文化”微信公众号 作者: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创建时间:2018-03-23 08:50:00

  内容提要

  近日,在四川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8年全面开启“非遗点将台”传承人系列访谈活动,访谈对象为四川省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部分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年计划对36名非遗传承人进行访谈,通过与传承人深入沟通,掌握传承现状、挖掘背后故事、传递非遗情怀,让民众了解非遗,让非遗走进生活。

  非遗传承人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匠人。水滴石穿,时间流逝,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传承不仅是对老一辈手艺人的复刻,对精湛技艺的追求,更饱含对过往的尊重。

成都杖头木偶传承人 魏作春

  成都杖头木偶传承人魏作春在访谈过程中侃侃而谈,风趣幽默,从木偶戏的历史传承、现实发展谈到未来展望,将几十年的匠心化作一句句实在的语言,“这辈子能与木偶结缘,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幸运。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继续坚持传承下去!”从最初接触到木偶戏到现在已有六十余年,用她的话说,她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舞台。像魏作春这样的守艺人太多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承,在实地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有师无徒,无用武之地,面临失传的危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守护好这块家园就必须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即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保护意识。通过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启发大家的责任意识,引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密切关注,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然而,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

四川清音传承人 田临平

  传承人可能是家族传承中承上启下的继承者,也可能是社会传承中承上启下的继承者。杰出的传承人应是在继承传统中有能力做出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人物,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中,起着超乎常人的重大作用,受到一方民众的尊重与传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而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成都皮影戏传承人 周军

  “非遗点将台”传承人系列访谈活动旨在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人生分享,让更多大众了解我省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传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四川省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以促进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和持续开展。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