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59 |
项目编号:Ⅱ-165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 |
保护单位:镶黄旗文体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
阿斯尔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即原察哈尔盟境内的一种器乐合奏曲,通常由蒙古族的拉弦、吹奏、弹拨乐器组合演奏,用于较大型的礼仪性活动或祭典、婚庆、宴请以及那达慕等场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为阿斯尔的核心流布区域,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坝上地区也有流传。
目前收集到的阿斯尔有以下几种:一是阿都庆阿斯尔。包括3种变调即查干阿斯尔(正调)、索洛盖阿斯尔(反调)、么得贝阿斯尔(bB调)。二是固勒查干阿斯尔。三是明安阿斯尔。四是苏鲁克阿斯尔。五是太仆寺马步阿斯尔。六是太仆寺弹挑阿斯尔。这些阿斯尔各有特点,在旋律上有一定差异。
阿斯尔是察哈尔蒙古族特有的、从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民间器乐曲,在民间具有深厚基础。过去,几乎每个察哈尔人都能哼唱和哨吹。察哈尔地区早先没有专职演奏班子,需要时乐手们聚在一起练习合奏,然后前往那达慕等喜庆场合。在大型盛会上,以哪首阿斯尔开始,哪首阿斯尔结束,均由年高演奏员或指定的音乐专管决定。
阿斯尔是一种礼乐,其音乐庄严、高雅,演奏的场合、时间等都有特殊的讲究,如七忌、六不宜等。演奏时根据乐曲的特点和乐手们的情绪(乐手往往各自发挥其技巧),形成一种“自然配器”。
阿斯尔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是以宫廷音乐的形式得以发展,在宫廷设置有专职乐师,由宫廷艺人传承,在1206年成吉思汗登基时的蒙古族宫廷音乐中已出现。清代阿斯尔吸收了大量蒙古族各部落及其他民族音乐元素,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平民化,在民间广泛流传。民间艺人通过口传心授或相互学习将阿斯尔不断发扬光大。
阿斯尔是蒙古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多民族音乐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艺术地反映了察哈尔人的性格气质、习俗礼仪、思想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文化价值,也为民族音乐、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179 |
姓名 艾日布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蒙古族 |
类别 传统音乐 |
项目编号 Ⅱ-165 |
项目名称 阿斯尔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