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武林调
项目序号:775
项目编号:Ⅴ-82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保护单位: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演艺有限公司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武林调又称“杭曲”,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它系由清代民间宝卷的宣讲活动演化而来,清代后期逐渐成形,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武林调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演出场所不限,表演者一般为4至5人,主要特点是分行当说唱,表演者借助生、旦、净、末、丑的表演行当来刻画人物,模拟其身份、动作、表情、语气等。有时可由一个表演者模拟数个人物,跳出跳入,变化多端。武林调的唱词多采用七字和十字句式,而在下句押韵,风格清楚明白,通俗晓畅。说白按行当而定,生、旦、净、末各角均使用杭州话书面语,丑角则使用杭州市井方言,生动活泼,特点鲜明。
  武林调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除“大陆板”、“二六板”、“平板”、“游魂调”等主要腔调外,还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引入民歌小调和其他姊妹曲种的曲调,兼收并蓄,异彩纷呈。二胡、三弦、琵琶是武林调的主要伴奏乐器,早期演出以木鱼击节,后期改为鼓板。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武林调积累了四十余部传统曲目,《方卿见姑》、《岳飞传》、《玉堂春》、《何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1969年4月,杭州曲艺团解散,团内的武林调艺人多转行谋生,导致这一优秀的南方民间曲艺样式迅速走向衰落。目前武林调生存困难,濒临灭绝,急需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515
姓名
王桂凤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曲艺
项目编号
Ⅴ-82
项目名称
武林调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