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查拳
项目序号:804
项目编号:Ⅵ-32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冠县
保护单位:冠县文化图书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冠县
  
  查拳起源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向西域大食国借兵平乱,大食国军中的青年将领滑宗歧在战场上受伤,受到山东冠县张尹庄村穆斯林群众的精心照料。康复后,滑宗歧感到无以回报,便将自己擅长的拳术“架子拳”传授给村民。因跟随学艺者众多,滑又将自己的师兄查元义从哈密请来传授拳术“身法势”。查、滑二人去世后,当地人为纪念他们,便将“架子拳”称为“滑拳”,“身法势”称为“查拳”。因为自古“查、滑是一家”,后世便将两者统称为“查滑拳”,简称“查拳”。
  查拳只在穆斯林民众中传授,很少外传,当时在冠县主要分布于县城西街、南街、城郊张尹庄及十里铺、沙庄、里固等十几个回族聚居的村庄,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的伊斯兰教众中,在武术界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誉。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藩篱打破,查拳开始广泛传播,现已成为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和众多习练者的著名武术流派之一。
  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约在清朝乾隆年间,查拳在山东冠县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技术流派,即“张式”和“杨式”。“张式”查拳快速敏捷,拳法严谨,以冠县城外张尹庄张其维为代表。“杨式”查拳舒展大方,势正招圆,以冠县城里南街杨鸿修为代表。两派均涌现出一批武术大师,如张英振、王子平、张西太、张英健、常振芳、张文广、庞林太等,为中华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查拳以弹腿为基础,它包括十路查拳,还包括枪、棍、刀、剑等器械练习,动作舒展,节奏明快。查拳在鲁西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现代以来流传到上海、江苏、河南、山西、北京、云南等地。现代发展起来的新编长拳套路及现代竞技武术采用了较多的查拳动作素材,并吸收了查拳的运动风格。为中华武术发展作出了贡献。弘扬查拳对于发展民族运动、强健全民体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武术的整体衰落,完整传承查拳也变得艰难起来,对查拳的抢救、整理、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沙宗朝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回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32
项目名称
查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冠县
编号
姓名
王秀芬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回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32
项目名称
查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