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345 |
项目编号:Ⅶ-46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安徽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
保护单位: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 |
徽州竹雕是以毛竹为原料,在徽州地区山水环境和区域文化中形成的传统雕刻艺术,是中国竹刻技艺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原徽州地区)。黄山市山多岭密,自然环境适合毛竹生长,雕刻出的作品有纤维的变化和色差之美,优美的地域风光,为徽州竹雕提供了雕刻题材。徽州文化造就了一代代文人学者、画坛巨匠和工艺大师,赋予了徽州竹雕丰富的艺术旨趣及审美情趣。明清时期徽州竹雕发展兴盛,有文献记载的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流芳、程嘉燧、张立夫、李希乔、方洁和程文在等人。
徽州竹雕以高浮雕技法(含线刻、浮雕、圆雕、透雕等10余种技法)见长,雕刻十多层,以人文山水为载体,是实用与装饰性统一的艺术品。工艺流程包括备料、放样、勾线、钻眼引路、打坯、修光、打磨、开脸、细磨、保养。风格上注重表现丰富的立体画面层次,强调形神兼具。它刻法多变,达到写意与写实结合、材美与工巧结合的境界。
徽州竹雕的特征可用简朴高雅来概括。“简朴”主要体现在竹材价廉易得,形态天然,稍加雕琢刮磨即便成器,以见自然之趣,拙朴简单,无富贵之气,无须敷色涂漆,朴素简洁。“高”指度形制器、状态写神,利用竹材质的特点,运用十几种竹雕技法来体现材美与工巧。“雅”指题材内容形式丰富,文化内涵深厚,雅俗共赏。
徽州竹雕以师徒传承为主,可考证的传承谱系已有六代。通过生产性保护、持续投入研发力量和资金支持、培养传承队伍等,徽州竹雕的存续状况得以改善。
徽州竹雕是表现徽州地区文化现象和地方人文山水特色的传统美术形式,既是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工艺品,也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载体。其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美学文化思想;其精湛多变的高浮雕技法,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鉴赏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620 |
姓名 洪建华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徽州竹雕)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莆田留青竹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江安竹簧)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江安县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黄岩翻簧竹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无锡留青竹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宝庆竹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邵阳市 |
编号 Ⅶ-46 |
项目名称 竹刻(嘉定竹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