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11日至15日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将有2302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十余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引领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以环女士介绍本届文博会的亮点时,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辉煌成就。她说:“本届文博会专门设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专题展区,利用图文、视频、3D投影等形式,总结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以新发展理念领导中国文化改革发展。”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来自全球五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117家海外机构参展。其中,以色列、南非、美国加州帝国郡都是首次以政府形式组团参展。海外展区面积占总面积比例达到20%,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万名海外展商也将前来参展、参会和采购。
“一带一路·国际馆”内,巴基斯坦商人Ali Raouf先生的摊位非常显眼,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前观众络绎不绝。他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参展,期待能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他说:“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这种友谊已经持续了五十年以上。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的经济走廊,我希望这会让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文博会通过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集中展示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本届展会出现的调整变化有:将原“文化创客馆”调整为“文化科技馆”,将“新闻出版馆”调整为“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首创“文化消费时尚文化馆”等。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方面,文博会也改变以往零散展示的方式。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积先生介绍:“这次同时展出了84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120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品参展,确实展示了我们大国工匠智慧才华,非常值得一看。”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自2004年创办至今,文博会的规模逐年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