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和区委书记徐利水为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2月3日下午,作为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在中国儒学馆举行。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到会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和区委书记徐利水为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并为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双方主任陈华文、贵丽青等颁发聘书。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与代区长方庆建签订《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共建协议书》。副区长何晓文参加会议。
会上,徐利水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徐利水说,九华立春祭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三衢大地延续了千年时光。位于九华乡的梧桐祖殿,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供奉春神句芒的殿宇,每年立春都要举行隆重古老的立春祭仪式。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做好九华立春祭的传承保护和立春文化研究工作,柯城区和中国民俗学会携手成立了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希望在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动下,以中心成立为契机,立春文化、节气文化在三衢乃至中华大地上得到弘扬和复兴。
苑荣代表中国农业博物馆对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及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现场展示了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苑荣说,柯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区委、区政府及九华当地群众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九华立春祭活动是二十四节气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悠久立春节气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对二十四节气的总体保护和传承,中心成立后要重点在培育民俗节气、挖掘立春文化内涵、营造学术氛围上下功夫,在民俗文化传承人培养、民间习俗调查整理、农谚歌谣和传说故事的收集等方面多做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民俗学会和柯城区政府共建的专业性学术机构,成立中心是中国民俗学会和柯城区政府共同保护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文化的重要举措。”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介绍,中心成立后,将充分发挥中国民俗学会的学术优势,团结全国节气和节日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为研究宣传弘扬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人类非遗、挖掘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二十四节气专业研究机构。
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胡雁代表省文化厅对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胡雁认为,九华立春祭历史悠久,民俗积淀深厚,农耕文明特点显著。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遗项目,九华立春祭作为子项目,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既是对柯城区非遗保护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也对柯城和衢州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遗产保护既要政府引导,也要民众积极参与,更需要专家学者们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提炼和升华,为保护传承提供学术支撑,为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九华立春祭非遗传承人、梧桐祖殿执事龚元龙在会上宣读了《保护和传承人类非遗代表作“二十四节气”联合保护行动倡议书》。
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结束后,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省文化厅的领导、专家,以及全国二十四节气社区代表还参加了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围绕如何做好立春及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畅所欲言,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