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昆曲艺术大典》历经12年编纂出版 首发式在京隆重举行
创建时间:2016-12-13 16:24:02

《昆曲艺术大典》

  2016年12月13日上午,《昆曲艺术大典》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本次首发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安徽出版集团总经理田海明等领导出席首发式并发表讲话。来自戏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方、出版方代表,以及相关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首发式由连辑同志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主持《昆曲艺术大典》首发式

为了更好地研究、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了《昆曲艺术大典》编纂工程,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的王文章先生担任总主编,领导并参与全程编纂;周巍峙、郭汉城、刘厚生、顾笃璜先生担任总顾问,参与规划指导。12年间,先后有百余位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老、中、青专家学者及出版工作者参与编纂和出版工作。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出版项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十二五”时期重大出版工程项目,最终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暨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昆曲艺术大典》所收内容为明代中叶以来六百多年间昆曲最重要的文字文献、谱录文献、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献、昆曲传承人的文化遗存等。其中,明清及近代有关昆曲艺术的理论典籍、史料文献、谱录文献等是《昆曲艺术大典》最重要的内容。全典版面字数约为9005万字,其中整理编纂文字文献2230余万字,影印文献396种(套)7万多面,图片6000余幅,录音120余小时,录像400余小时。成书149册,包括《历史理论典》15册、《文学剧目典》14册、《表演典》36册、《音乐典》73册、《美术典》8册、《音像集成》2册(含音视频硬盘一套)、《索引》1册。《昆曲艺术大典》突破传统集成式图书编纂形式,借助文字文献、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立体形象、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中国昆曲艺术在舞台表演、传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遗存;同时,它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了各类昆曲文献,不仅有的版本文献是第一次使用,而且有的内容也是第一次被整体性纳入昆曲传承、保护和整理、研究的范畴,比如影印的曾长期藏于艺人之手的身段谱、总本、单头、题纲、串头等,为拓展昆曲作为舞台艺术方面的内容内涵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昆曲艺术大典》总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致辞

安徽出版集团总经理田海明致辞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致辞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致辞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致辞

首发式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均给予《昆曲艺术大典》极高评价,认为《昆曲艺术大典》是迄今对我国昆曲艺术最大规模、最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它集昆曲艺术之大成,融学术性与资料性为一体,内容丰富、资料珍贵。《昆曲艺术大典》的编成与出版,不仅体现了对昆曲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整理、传承的国家意志,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戏曲理论工作者及海内外专家学者高度的文化自信及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巨大热忱。这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文化工程,为保护、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谱写了一部华美篇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昆曲艺术大典》出版祝辞中所说的那样,《昆曲艺术大典》“不仅在昆曲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编撰和出版本身,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范围内的保护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昆曲艺术大典》

【背景知识】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其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也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曲是一种高度文人化的艺术,明清许多从事昆曲剧目创作的剧作家,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红梨记》、《水浒记》、《烂柯山》、《十五贯》等都是昆曲的代表性剧目,其中前三种有全谱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谱留存。清代中叶以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至今保留下来的昆曲折子戏有四百多出,新编剧目有《南唐遗事》、《偶人记》、《司马相如》、《班昭》等。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厚,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昆曲于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昆曲主要由专业昆曲院团演出,有关演出活动多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地。

(摄影:周奇)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