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北京青年报 袁艺)
从国宝级的苏绣大师花鸟作品到乡土气息的手工绑腿花带,从各国青年设计师的前卫设计到首都大学生的创意手工,这些近几天在北京服装学院都能看到。该校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于2016年10月15日开幕,开启了一场设计和手工艺的盛宴。
这场北服一年一度的节日将持续十天,部分展览向社会开放。今年艺术节着重服装服饰文化的古今融合与传承发展,由动态秀、静态展、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活动组成。昨天上午,由北服主办的2016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动态秀率先开场。邀请赛今年5月向全世界顶级时尚院校发出邀请后,收到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位选手投稿,最终30个系列服装进入到决赛。
在秀场楼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统印染技艺研修班的结业成果展正在举行。苗族刺绣、蜡染技艺、巴尔虎服饰制作……传授手艺的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师傅,学手艺的是都市里最时髦的年轻人,传承使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活力。另一边,“苏艺·天工”展让人们发出惊叹声,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苏绣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出的苏绣精品是收藏级的大师花鸟类作品,部分展品堪称国宝,有多位保安护卫。
在校园里,由市教工委、团市委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创意集市人头攒动。来自北大、清华、中央美院等35所院校的同学展示了上万件自己的创意作品。从智能鞋盒到创意手机壳,从金工雕塑到手工印染丝巾,每个展台都花样翻新,让观众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