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文化系统将围绕“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这一活动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非遗魅力、共享保护成果。
福建:
国际性交流 区域性展演
在我国“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周年之际,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福建省文化厅领导下,组织了一系列国际性、区域性非遗交流与展演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福建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
系列活动包括非遗进佛光山、偶戏连台、丝路非遗系列展及非遗进校园等多个板块。其中,福建文化宝岛行·福建非遗精品展已于5月30日在台湾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成功举办,活动精选了九大特色项目、数百件精美展品,展览将持续至6月25日。
在6月13日举行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将举行福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典》首发仪式。同时,福建省非遗博览苑将举办闽台木偶节,演出汇聚两岸数十个优秀木偶剧团,全面展示闽台传统偶戏。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福建还将举办保护非遗实践国际培训及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推广活动,汇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近30位专家,开展国际化、高层次研讨研修,并推介福建非遗保护经验。
此外,福建海丝非遗精品展、“万里茶道”展、福建古村落摄影展等数个专题展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西安鼓乐”展演活动及朱子文化主题讲座等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将使广大学子加深对非遗保护的认识,所有演出和活动都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辽宁:
展演展示惠全民
辽宁省文化厅和朝阳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于6月13日、14日在朝阳市举办“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这次展示展演活动是辽宁省自201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活动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展示与展演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零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平台。活动包括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非遗项目舞台展演、群体类项目热场展演、“辽海情韵”辽宁省非遗项目专场展演等五大主题内容。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将选调上百个项目、300多名传承人和项目代表参展,全面展现非遗的活态性、互动性和参与性。
届时观众不仅可以看技艺,品美食,听戏曲、曲艺,扭秧歌,还可以欣赏到将多个非遗项目精心组合、编排,以舞台艺术形式呈现的专场演出。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是想通过全面展示近年来辽宁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西藏:
展成果 进校园
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将举办“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进校园”活动。
6月12日至19日,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主办方将以图文、实物及传承人现场演示等形式,举办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览包括图片区、手工技艺互动区、衍生产品区、出版成果展示区和非遗歌舞展演区5个展区,全面展示自治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营造“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6月13日、14日,在西藏大学和西藏藏医学院,主办方将举行展览进校园、传承人进校园、演出进校园,以及藏汉文书法比赛等活动。届时,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还将在西藏大学老校区举办大型全景式户外直播活动《非常西藏》,邀请专家、传承人、体验者及非遗保护工作者等参与现场活动和直播节目。
河北:
到避暑山庄过民俗节
6月13日至15日,由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财政厅、承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举办。
此次民俗节采取政府主办、社会参与的运作方式,紧紧围绕“建设文化生态·弘扬中国精神”这一主题,突出“演绎民俗风情,荟萃民俗美食,博览民俗百工,涵养文化生态”活动特色。本届民俗节共分民俗踩街表演、传统文艺精品展演、传统技艺展示暨非遗优秀衍生品创意设计展、河北省特色非遗视频展播等10个板块,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观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此外,主办方还编印了《第八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节刊》,把本届民俗节活动安排及所有参展、参演项目等有关资料进行图文并茂的整理汇总,印刷成册,为观众留下不落幕的一届民俗节。
湖南:
展多彩潇湘 庆非遗园开园
6月13日至15日,多彩潇湘——2015年“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于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主要涵盖庆典仪式、民俗文化踩街巡游、摄影作品展览、湖南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化利用论坛等几个板块。活动开幕当天,将举行湖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仪式,和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开园仪式。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将全面展示湖南非遗保护的工作成果,进一步促进全省非遗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王学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