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将于2011年6月12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别的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48项共86件作品将上拍。这是全国首次举行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的专场拍卖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中的拍品多为改革开放以后创作。其中包括,由故宫香道传承而来的七日香、突破传统技艺局限创作的《杨贵妃》绢人,几近绝迹又再度出山的聚元号弓箭、北京宫毯、北京玉雕、北京雕漆等,都显示着传统技艺的历史沉浮。
据悉,空竹、北京金漆镶嵌制作技艺、北京蒙镶、北京灯彩、木版水印技艺项目等代表性传承人均将携其得意之作参加拍卖会。其中,有的作品是无底价起拍,而最吸引眼球的一件蒙镶作品由于使用了大量金银、绿松石、珊瑚,起拍价高达140万元人民币。
拍卖会举行前,参拍的86件非遗作品将于6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荣宝斋进行预展。在此期间,4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现场展示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艺。
作为拍卖会主办方,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别于一般的古董和艺术品拍卖会,非遗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更具多元性。要衡量非遗拍品的价值,不能只看年代、材质,而要看拍品背后制作技艺的稀缺程度和这些工艺中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此次尝试大规模非遗拍卖活动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探索,也是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作出的物质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的一次尝试。(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