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帮”后代改做布生意
“香山帮”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建筑流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却面临着传承的难题。自从蒯老的高祖考中科举之后,蒯家的儿孙渐渐不再从事这种传统工艺,改试科举。“本来我是想继承木工的,办‘木作",但长兄不幸病逝,我只好放弃理想,接管家中的布匹生意。 ”作为蒯祥的第二十三代世孙,蒯岐山说起蒯家香山传统营造工艺的失传颇有些遗憾。“木工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的一支小辈没人继承,也就等于绝传了。 ”
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香山帮的营造工艺事业,这也令香山帮的前景一片茫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蒯岐山说,从事传统营造工艺事业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需要决心和毅力,许多年轻人害怕吃苦,同时也顾虑普通匠人的微薄收入,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传承这门技艺,这是造成香山帮困境的主要原因。蒯老现在的孙子,虽然学过木工,但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还是转而经商了。对此,蒯老对小辈们的想法,表示理解但也显得很无奈。
在与大学生的对话中,“香山工坊”的高级工程师许建华表示,外地来学习香山木工的年轻人,都来自安徽、江西等地,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真传。“并不是师傅不愿意传授他们,而是由于香山营造的技艺在于丰富的文化寓意、历史背景的解读,然后才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创新。外地学徒很难真正理解香山的文化,往往只能成为‘木工",成不了‘木匠"。
香山帮名声在外,打着“香山帮”旗号的人不计其数,但真正称得上“香山帮”传人的并不多,对于社会上很多假冒“香山技艺”旗号的培训机构,蒯老更是表示了反感。虽然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但蒯岐山一直对香山营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倾注了很多精力,现在作为香山古建代表的蒯家老宅已经被政府批准实施就地保护。“这体现了政府对香山技艺保护的高度重视,但我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了,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保护香山技艺。”
(来源:苏州日报/作者:孔明 丁姗 小令)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