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古”:老字号价值谋深度开掘
作者:1807 创建时间:2009-03-26 13:24:25

“古”:老字号价值谋深度开掘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荣宝斋的字画、亨得利的钟表、月盛斋的酱肉、张一元的茶叶……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变迁,老字号映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风物人情。屈指算来,宣武区区域内聚集了48家知名老字号企业,占了北京市老字号企业的1/4,另有大栅栏、琉璃厂、马连道等老商街蜚声中外,新经济形势下,老字号如何宝刀不老,郭新对此深有感触。

  关键词一:修整

  盘点奥运遗产,改造后的大栅栏东街是不能不提的一笔。

  2008年7月30日,老北京著名的大栅栏商业街在封闭改造两个多月后重张迎客,次日就吸引8.4万人游览光顾。到8月7日前门大街重张之日,客流量更是达到了15万人次。将近3000万元资金的投入使得大栅栏形象大为改观,开街当日,游客平均消费已超80元。

  借奥运客流的东风,改造后大栅栏的老字号销量比以前大幅度增长,而奥运之后,大栅栏会不会一下子冷清下来,老字号的生意还好做么?宣武区商务局局长郭新对此很有信心地表示:“大栅栏商业街改造不仅是为奥运会,这是政府、商家和广大消费者多年的愿望,借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据郭新介绍,大栅栏商业街的改造是“以旧改旧”,尽量保留古朴特色。尽管封街改造曾引发过对老字号“出走”的猜测和担心,但重张之时同仁堂、张一元、内联升、瑞蚨祥、步瀛斋、大观楼、张小泉和狗不理全留了下来。要知道,在大栅栏商业街,这8家“当家”老字号经营面积不到30%,年销售额却达到了整条街收入的75%。

  再好的发展方针,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尤其是老字号这个主角。政府希望老字号企业在弘扬“诚信”精神,追求“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取,开拓市场,将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在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发展的同时,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国商业文化的重任。

  说到老字号,郭新认为北京举办奥运会以及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都为老字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字号也要焕发新青春,开拓思路,开拓产品。他认为张一元、同仁堂就是老字号中创新的典范,张一元开了100多家连锁店,一直不满足现状,他们研制了自己品牌的绿茶饮料,建立了统一的配送基地保证茶的品质,销量很不错;同仁堂始终在追求创新,产品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步,因此一直都卖得很好。

  在郭新看来,推动老字号发展恰逢其时,“时代不同了,以前卖东西是拼价格,现在人们更加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它的文化内涵,现在比的就是‘真",这正是老字号的优势”。

  在推动老字号发展方面宣武区特别采取特色街管委会模式,大栅栏就成立了大栅栏商业街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特设特色商业街区管理科,还配了一个副处级的编制,专人负责整个街区的管理。这一举动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可谓开了先例。“区里对于上规模的特色商业街都会格外重视,日后马连道、琉璃厂等特色商业街的发展都有可能专设部门进行商业街的调整和规划。”

  关键词二:创新

  “奥运前完成了大栅栏的改造,今年重点要推进的是整个大栅栏街区的商业规划。”郭新说,这份规划将对大栅栏商业街区的整体商业布局、业态构成进行全局谋划。以大栅栏西街、珠宝市和粮食店街为主,大小街道数十条。未来的大栅栏街区,将突出“老、小、名、专”的京味传统商业神韵,成为传统文化旅游商业街,其中老就是老字号;名就是名牌,名优产品;小就是小店面、小规模;专就是专卖店、专业店。规划中的大栅栏西街将为大栅栏商业街提供补充业态,除引进老字号和民族工艺品外,主打餐饮、旅游纪念品和咖啡馆、酒吧等休闲场所,丰富大栅栏作为文化旅游景区的经济内涵。

  改造的同时,大栅栏的业态也在提升,很多老字号都借此机会进行内部装修,装潢也凸显各自的特色。整条商业街的发展倾向于更为精致的传统特色。

  2009年北京市要完成5个老字号传承工作室的计划,以支持和培养老字号传承人。宣武区的张一元和内联升榜上有名。

  郭新说,老字号的技艺是经过数代人的研磨沉淀出来的,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戴月轩的制笔工艺,还有北京众多老字号餐饮传统美食等,产品制作过程往往耗时耗力,如果把这些老字号完全推向市场,企业为了生存而追求产品生产数量,那么技艺水平会表现平平,不利于老字号技艺的代代相传和创新。老字号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特色商业,关键还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技艺以及叫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老字号研究基地和5个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将把原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技艺整理成文字。

  传统、独特是老字号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老字号的传统技艺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消费需求不断创新,那么这些技艺可能因无市场需求而湮灭。目前,内联升二层已经开辟出了这样的空间,瑞蚨祥则特设展演的专区,恢复过去卖布的传统模式,凌空飞的木牌子带着布的种类和价格来回穿梭在铁丝上。创新才能宝刀不老,传统商业街区老字号的发展,老字号各有各的高招。内联升的福履、张一元的茶艺教室。郭新认为鼓励老字号产品更新,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当务之急。“老字号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是在自己,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关键问题是传承和创新。传承特色工艺、特色产品、诚信质量、道德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好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对老字号来讲,传承是“根”,没有传承,就没有老字号。创新是“枝叶“,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老字号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