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藏族工艺美术大师见证藏文化传承
新华网青海同仁3月15日电(钱荣 徐文婷)走进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上寺僧人更登达吉的住所,门上“两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牌匾格外显眼。在檀香缭绕的雕梁木屋中,46岁的更登达吉正细心卷起画好的唐卡样图,目光中流露出喜悦与祥和。
他说:“现在喜欢唐卡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唐卡画师,我真是赶上藏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了。”
更登达吉的父亲夏吾才郎是第一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藏族艺人,早年曾跟随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敦煌临摹作画,2003年去世。6岁起便跟随父亲勤习唐卡绘画技艺的更登达吉200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传承人。
“与父亲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的唐卡艺术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兴盛。”更登达吉说,过去唐卡艺术深藏于寺院之中,绘画技艺只为少数僧人所掌握,现在,他所在的吾屯村,85%的人家都从事唐卡绘画。所绘制的唐卡作品也早已走出寺院,走向了世界。
同仁地区在藏语里称为“热贡”,意为金色谷地。因此形成于这里的唐卡、堆绣、泥塑等艺术也被称为“热贡艺术”。
热贡艺人素有外出作画的习惯,夏吾才郎当年的足迹就遍及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及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从西藏绘画艺术、四川甘孜木刻佛画、敦煌壁画和国外同类作品中吸取养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夏吾才郎当年外出作画的很是艰辛,由于交通不便,外出只能靠步行或骑马,加之强盗横行,必须二三十人结伴而行,一路风餐露宿。
更登达吉说:“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青藏铁路也已通车,不仅方便我们外出作画,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这对热贡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青藏铁路通车,加上当地政府每年都举办旅游节和展览会,大力推广热贡艺术,2006年和2007年,热贡唐卡出现了热销的局面。
更登达吉说:“现在,我每年纯收入可达数十万元,这在我父亲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他已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唐卡画师,但主要为各地的寺院作画,收入只能维持生计。”
“父亲在世时常对我们说,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社会的安定,就不可能有如今热贡艺术繁荣发展。他一生的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更登达吉说。
1939年,夏吾才郎在塔尔寺作画时结识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并跟随他一起到敦煌临摹作画。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侵略,敦煌许多文化珍宝不是被外国掠夺者劫去,就是被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盗走、毁坏。张大千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倾注于敦煌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更登达吉说:“我父亲经常以那个时代为例,告诉我们,只有国运昌盛、社会安定,文化艺术才能得到保护与发展。”
如今,更登达吉还在去年成立的热贡画院担任老师,指导越来越多喜爱唐卡艺术的年轻人绘画。他说:“从艺40年,我也亲眼见证了热贡艺术不断发展与传承的过程,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热贡艺术不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也被命名为热贡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热贡艺术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来源:新华网 )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