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作者:997 创建时间:2008-06-17 09:40:12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人民网讯  记者郑娜、苗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文化部等部门表示将在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前后3个月内,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此次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主要体现5大亮点。

  ★★★亮点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510个项目入选

  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

  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公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等程序,确定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项目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元宵节、木活字印刷技术、武术、象棋、围棋、蚕丝织造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珠算、藏族服饰、维吾尔族赛乃姆等。

  ★★★亮点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四川专场引人注目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将从6月11日持续至9月1日。展演活动采取地方专场的形式,精心挑选了福建、四川、江苏、黑龙江、青海等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并专门安排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选送的节目组成专场演出。展演剧目中,有极富闽南地区特色的晋江高甲戏柯派专场,有来自山东、广东的珍稀地方剧种专场,还有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歌舞和青海的“花儿”民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月14日的四川民族民间歌舞专场,有阿坝州茂县民间艺人们表演的羌笛演奏,也有甘孜州民族歌舞团表演的藏族民间歌舞,许多演员来自地震重灾区,他们希望通过展演把四川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示给全国人民,同时表达对所有关心灾区的人们的谢意。

  ★★★亮点三:

  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启动,人文色彩浓厚

  配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也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据统计共有近百场展览、演出、讲座等。北京市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包括5个部分。一是在北京市16个区县、社区举办“华影争艳迎奥运”全国皮影展、2008怀柔汤河川满族风情展等系列活动;二是在奥运文化广场、奥运主题公园等地举办来自全国其他省区市的有关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广场演出;三是北京市承办的河北梆子、京剧、昆曲演出等剧场演出;四是景泰蓝经典艺术作品展、金漆镶嵌作品展等展览;五是在地坛公园、北京大学、首都图书馆等地举办2008北京端午文化研讨会、“端午节民俗知识”讲座、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线访谈等讲座。

  ★★★亮点四:

  国家珍贵古籍展出,公众免票参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将于6月13日至7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展出。全国近80家收藏单位和个人的411件珍贵古籍参加展览。展出的古籍均为国家一二级古籍,是从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2392种古籍中遴选出来的,或为宋元旧本、明清精椠,或为旧钞名校、珍密未传之本,更有生动优美的六朝隋唐写本和墨气逼人的宋明拓本、版画,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语文古籍。鉴于此次展览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展览采取免票参观的方式。

  ★★★亮点五:

  流失文物专题展,195件国宝亮相

  近5年来从海外回归祖国的5批195件珍贵文物,将于6月12日至7月10日在北京历代帝王庙亮相。此次展览既包括不久前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从丹麦追索的156件中国文物和从美国追索的6件西汉“裸体”陶俑,也有海外华人购买并捐赠回国的31件汉阳陵陶俑,还有瑞典东亚博物馆归还的1件汉代陶马俑和日本美秀博物馆归还的1件北朝石刻菩萨造像,集中反映了中国近年来文物追索的主要成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