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中国文化节在罗马开幕
作者:888 创建时间:2008-05-26 12:27:01


中国文化节在罗马开幕 

     在宏伟的罗马音乐公园,歌剧《诗人李白》23日揭开了为期18天的“走近中国”罗马中国文化节的序幕。上海歌剧院演员们的这台高雅和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罗马观众的满堂喝彩和经久不息的谢幕掌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我国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意大利拉齐奥大区主席马拉佐、罗马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克罗彼以及罗马各界人士出席观看。

 在当晚的首场演出之前,来自广东的东莞醒狮团在音乐公园露天广场表演了舞狮,反映中国各地民间风情的艺术摄影展和新媒体艺术展亦同时开幕。音乐公园前悬挂着一串红色的宫灯,我国文化部赠送给该公园的一对巨大石狮雄侍大门两侧,烘托出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意两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特别是意大利中国年、中国天津周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成功举行,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推动了两国友好关系发展。这次在罗马举行的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在意举办的最大规模文化活动,也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盛事。

    据了解,这次文化节分为音乐、歌剧和戏剧、现代舞、话剧、传统表演、展览、示范表演等7大类,包括上海歌剧院的歌剧《诗人李白》、河南省豫剧院的《程婴救孤》,北京人艺的话剧《我爱桃花》、广东东莞醒狮团的舞狮、陕西华县皮影戏、少林功夫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展。

 这次的罗马中国文化节将持续到6月8日。其间,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山西、陕西、内蒙古、郑州、杭州、广州等地的近400名中国艺术家,将向颇具艺术修养的意大利观众表演音乐、舞蹈、歌剧、话剧、戏曲、皮影、武术等现代和传统节目,中国的烟花还将照亮罗马的夜空。陈晓光副部长说,相信这次中国艺术节会成为意大利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必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诗人李白》倾倒观众

    《李白》是本次文化年中唯一一台歌剧。上歌组成110人规模的庞大艺术团队在远赴罗马之际,正值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紧急救援,歌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在途中为遇难同胞默哀悼念。大家身在异国情牵祖国同胞,以饱满激情全情投入演出。

    歌剧《诗人李白》由中国作曲家郭文景作曲,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指挥,主要角色“李白”、“酒”、“诗”、“月”分别由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华裔男低音田浩江、男高音迟立明、京剧小生江其虎、女高音周晓琳等担任。该部歌剧截取唐代大诗人李白生命的最后片段,以诗人与幻化做“酒”、“诗”、“月”的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展现出李白鲜为人知的性格冲突。诗词文化、酒文化、竹笛、铜锣等大量中国传统元素精髓贯穿其中。

    歌剧《诗人李白》采用中文演唱,但语言并没有给观众带来障碍。不少意大利观众表示,即使不看字幕、不了解李白,仍能强烈感受到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业内人士称歌剧《诗人李白》是一部混合了后现代交响乐、传统京剧以及充满了梦幻与想像力的歌剧脚本,它将给世界歌剧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除歌剧《诗人李白》之外,上海还将有一台话剧、一个展览参加此次“中国文化年”。

    意大利歌剧界人士认为,该剧是东西方歌剧结合之后的一个新生。作品混合了后现代交响乐、传统京剧以及充满了梦幻与想象力的歌剧脚本,这将给世界歌剧未来发展提供探索和希望。

    豫剧《程婴救孤》参加“罗马中国艺术节”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首、国家文华大奖第一名,由大河报社、河南省豫剧二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受文化部委托,将于5月24日至6月7日赴意大利参加“罗马中国艺术节”,并赴法国进行巡回演出。

    意大利“罗马中国艺术节”是由文化部与意大利著名的罗马音乐厅合作,旨在促进中意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而举办的迄今为止中国在意大利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经过认真筛选,文化部向欧洲民众隆重推出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精品剧目《程婴救孤》参加罗马中国艺术节。此前,罗马音乐厅的有关艺术家曾专程到郑州观看该剧,认为是在中国看到的最好的传统剧目。

    受法国巴约纳国立剧院和中国驻法大使馆邀请,《程婴救孤》在意大利参加“罗马中国艺术节”后,将赴法国进行巡演。《程婴救孤》与法国有着不解之缘。《程》剧改编自元杂剧《赵氏孤儿》,早在1775年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就将《赵氏孤儿》翻译成《中国孤儿》由法国人在巴黎上演。成为传入欧洲的第一部中国戏剧。20世纪,中国人又将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回译为中文。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出访法国时,赠给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一本中法两种文字的《赵氏孤儿》,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程婴救孤》此次出访法国,是《赵氏孤儿》第一次以豫剧形式与法国观众见面,必将扩大豫剧在法国的影响。

    《程婴救孤》赴意大利、法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是河南省文化厅启动的“艺术精品海外行”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是河南豫剧大型剧目第一次赴海外演出,也是河南舞台艺术精品第一次登陆欧洲,为展示当代河南文化形式带了一个好头。

    为了适应欧洲人的欣赏习惯,原本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程婴救孤》进行了压缩,在电影版《程婴救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长度在1个半小时左右,并请有关专家配译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字幕。河南省豫剧二团目前正在紧张地排练。21日晚,正在排练中的河南省豫剧二团还举行了一个特殊党费交纳仪式,团长李树建带头交纳党费1万元,其他团领导、艺术骨干和一些老艺术家都捐了1000元至500元不等,几个不是党员的职工也将现金投进了箱内,全团共交纳特殊党费34800元。

    李树建说:程婴身上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情大义,我们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把这个大写的中国人的艺术形象呈现给欧洲观众,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抗震救灾。

    深切的同情 无私的援助

    “在艺术节开幕前,我们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那些在中国四川地震灾害中丧生的人们,以及那些因地震灾害遭受损失的人们。”这是罗马音乐基金会主席Gianni Borgna在罗马“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的第一句话。在他的提议下,全场嘉宾为四川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悲伤、凝重的气氛中,中国和意大利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意大利是首批向中国提供救灾援助的国家之一,先后向灾区提供了400余顶专用帐篷、 5000条毛毯、3.4吨医疗器械、3.76吨高能饼干,以及一座设施完备的流动医院及医疗技术人员。到目前为止,意大利已向中方提供了100万欧元现金及价值150万欧元的物资援助。

    罗马“中国艺术节”艺术总监Jochen Hann给自己取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汉有瀚”。他的名片上,还印着一个大大的中文“汉”字。“我热爱中国的艺术和人民,四川地震的消息让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我为灾区人民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渡过难关,重建家园。”Jochen Hann说。

    罗马文化局局长Umberto Croppi曾经去四川成都参观访问。对于四川遭受的地震灾害,他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中国政府的反应十分迅速,在很短时间内就调配了各种资源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表现出了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他说。

    据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介绍,地震发生后,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工作人员一方面踊跃为灾区捐款,另一方面积极协助接收意大利政府援助及旅意华侨华人捐款。全国哀悼日期间,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设立了吊唁簿,并照会通知了意大利和圣马力诺政府以及各国驻意外交使团。意大利总检察长、外交部副部长等都曾到大使馆吊唁。

    “意大利的华人华侨十分关心国内的地震灾情。他们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至今已为灾区捐款100余万欧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比如一位在意大利做小生意的华人,虽然并不富裕,却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地震灾区,只留下了自己的饭钱;又比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华人华侨代表一心想把捐款尽快送到灾民手中,在前往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途中发生了车祸,造成车上5人不同程度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孙玉玺说。

    “驻外人员虽然不能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但我们一定会化悲伤为力量,坚守岗位,更加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孙玉玺说,“中华民族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来源:中国文化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