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作者:641 创建时间:2007-11-09 10:31:11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酝酿已久的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本周五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由原先的10天增加为11天,农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此方案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1999年,中国对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这种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便利,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被人们称为“黄金周”。

    然而,“黄金周”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现。“黄金周”期间,人员流动数量大幅增加,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增大。同时,居民大规模集中出游也导致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旅游景区超负荷接待,设施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重视解决中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作出调整,社会上也有很多类似呼声。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假日设定安排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的,而改革开放后更多是从经济上考虑的,是为拉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社会学家和文化界人士表示,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因此,今后考虑节假日的安排设定,要更多地从人文、文化、历史、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把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的传承人是艺术传人,而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人民过好传统节日,从精神到心理得到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为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中国政府在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同时,还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来源:新华网 记者:记者张毅 罗博)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