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开幕
7月18日上午,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
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屹,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列力汗·马米汗,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出席了研讨会。
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积极开展对中国哈萨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认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要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2006年5月,哈萨克族曲艺音乐中的典型代表“阿依特斯(阿肯弹唱)”被列入我国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又有“六十二阔恩尔”等12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本次研讨会,就是通过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讨,加强对我国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理论的研究,促进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传承中华文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150余名代表,除我区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北京、浙江、甘肃等地的民族专家。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就哈萨克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民俗、阿依特斯(阿肯弹唱)展开讨论。
(来源:新疆日报,作者: 阎蓉、王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