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美国国会图书馆关注中国“非遗”保护
创建时间:2007-05-11 08:27:43

美国国会图书馆关注中国“非遗”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哪些丰富的形态?如何进行全面保护?遇到的挑战与困难是什么?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24日上午,应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以《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了精彩演讲,全面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起了强烈反响。

    王文章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中国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流传千年的梁祝传说,还是多声部演唱的侗族大歌,或是以虚拟和程式化表演展示音乐与表演形式之美的中国戏曲,都令听众着迷;而中国丰富的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庆、医学药学,都引起了听众的由衷赞叹。随后,王文章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国家名录以及各级名录正在建立,指出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破坏性开发仍然严重,立法及整体有效的科学保护体系仍待健全。他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总体把握与科学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分馆馆长李华伟博士、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主任佩姬博士在演讲开始前分别致辞。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苏晓,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和数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美国国务院、联邦教育部的15位官员,新闻媒体记者等共同出席了演讲会。他们对于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出极大兴趣,特别是对中国正在进行的保护工作表示由衷的赞赏。

    演讲结束后,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举行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大型画册的收藏仪式。当天下午,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劳拉博士对王文章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专访,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和保护工作的现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关专访的影像与录音已全部存入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作为永久资料保存。

    此前,王文章应邀在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与中心主任佩姬博士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与研究做了充分的探讨。在随后几天里,王文章还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亚洲文化学院等,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专题演讲与座谈,并与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探讨。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赵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