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鼓乐演出现场
前不久,在第十六届香港鼓乐节“活力鼓令24式擂台赛”上,山西省运城市绛州鼓乐艺术团职教中心鼓乐队演奏的经典曲目《牛斗虎》夺得第一名。演出结束后,一对香港夫妇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到山西新绛(新绛县古称绛州)看一看,是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了这样一支一流的鼓乐团队。”
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自1988年创立以来,6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7次参与群星奖评选并获奖,足迹遍及全国,鼓声传及美国、法国、日本等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据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原团长王泰安介绍,绛州鼓乐是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新绛县丰富的锣鼓曲牌,该县在30年间挖掘整理出鼓谱300余首,其中《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杨门女将》《老鼠娶亲》等经典曲目成为国内外经常邀请演出的热门剧目。民族音乐家朴东生曾评价:“以鼓为核心,构成一套音乐会,这对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都是一道难解的课题,但新绛县解开了。”
2017年,在庆祝香港中乐团建团40周年庆典中,绛州鼓乐艺术团在香港中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鼓乐绛临》专场音乐会。《杨门女将》《牛斗虎》《黄河船夫》等传统曲目博得全场观众30余次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感叹:“绛州鼓乐不仅是山西的宝贝、中国的宝贝,更是世界的宝贝!”
过去10余年来,每年暑假,都有一批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学生到新绛县进行鼓乐文化交流活动,新绛县也会派人去香港参加鼓乐比赛。在交流交往中,两地的孩子们培养了深厚情谊,更感受到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如此温情的交流交往伴随着高昂激越的鼓声传播到了国际舞台。2017年11月,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邀请山西绛都春鼓乐艺术团赴孟参加演出。7天时间里,演员们表演了诙谐幽默的《老鼠娶亲》、威武勇猛的《牛斗虎》、刀光剑影的《秦王点兵》等曲目,观众赞不绝口。当地新闻媒体报道:“世界最精湛的鼓艺在中国,中国最优秀的鼓艺在山西,山西最出色的鼓艺就在绛州。”
2018年1月31日至2月6日,新绛县又受孟加拉国之邀赴达卡参加“欢乐春节孟加拉国行”活动。在与孟加拉国“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人员接触时,鼓乐团不做旁观者,争做参与者,在距达卡市区以南40公里的帕德玛大桥现场,为2000余名中孟工程技术人员和来自7个国家的工程监理送上中国的新春祝福。中国驻孟使馆文化参赞孙延介绍,帕德玛大桥于2015年开工,是我国在“一带一路”上承建的最大工程之一,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更是连接中国及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演出结束后,帕德玛大桥项目业主指挥长伊斯兰姆对不远万里来孟加拉国表演的鼓乐艺术家表示感谢,他称赞:“绛州鼓乐以文化助力两国民心相连,意义重大而深远。”孟中友谊中心主席侯赛因盛赞中孟友谊,并向每一位鼓乐团成员颁发了“促进孟中友谊交流”纪念牌。
新绛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现有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非遗14项、市级非遗17项。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新绛县提出既要展现绛州鼓乐的主体地位,又要避免绛州鼓乐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采取措施让更多非遗项目参与“一带一路”的相关展示,打好文化资源优势牌,做好宣讲中国故事的引领者。
2018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绛州木版年画、剪纸等非遗项目,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关公文化走进马来西亚文化交流”活动中进行了精彩展示。全体工作人员辗转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以及雪兰莪、森美兰、马六甲、柔佛州等地,在15个点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超过130家华人会馆和社团组织积极响应,中马两国及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也有超过10万人参与交流活动。
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说:“作为山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绛州鼓乐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扶持这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符号,让绛州鼓乐带领着更多的新绛县非遗文化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注入更多新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