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于9月4日下午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举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员会、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杭州运河集团、杭州商旅集团承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胡雁,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书评等领导、协办单位负责人和30多家媒体出席会议。
新闻发布会上,叶菁副厅长讲话指出,要总结非遗展览展示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提出新的概念和转变方向。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胡雁处长主持。郭艺主任向大家通报了博览会(工艺周)的具体活动安排,使大家对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的总体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王书评副区长还介绍了博览会综合保障工作。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举行了《金秋集萃: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掠影》赠书仪式。发布会结束后,有关媒体进行现场采访。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旨在为进一步营造博览会(工艺周)活动氛围,做好前期新闻宣传,推动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本届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活动时间是2019年9月20—24日,以“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创物、创业、创新”为主旨,从活动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提升,注重非遗与旅游融合、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表达、转化创新作品的集聚与传播。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集聚人气、富有活力的非遗展会,为新时期非遗展示传播与传承发展作出实践探索。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主要活动安排
一、“传承者少年·研学游记”——2019浙江省非遗经典旅游景区(景点)研学游
为促进青少年与非遗的互动,营造非遗博览会前期氛围,于7至8月间,组织青少年(亲子家庭),以研学游的方式探访我省“四条诗路”上的非遗旅游景区(景点),相应内容将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在展会中展示。
二、非遗进社区活动安排
从本届博览会大主题“创·美好生活”出发,延伸出“社区创艺生活”概念,以杭州市下城区为活动单元,组织开展“传统工艺进社区”系列活动。系列活动致力于社群联动、全民参与,营造全社会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为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形成新时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生动案例与局面。
三、主体活动安排
主体活动以大运河及沿岸定为核心区,形成“一馆多点”的带状布局模式,并围绕“知者创物、巧者创新、勤者创业”的理念和展览板块设置,汇集各省传统技艺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文化旅游相结合,让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生活。“一馆”即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为本届博览会的主展馆,举办开幕式、系列展览(展示展演展销)、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活动。“多点”分别为桥西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博物馆)等,开展相关展览展示展销与互动体验活动。
(一)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开幕式
在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前庭,举办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开幕式。
(二)大运河非遗馆筹建启动仪式暨大运河沿线省市非遗展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古今、联结你我,本届文博会以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遗产为纽带,聚焦“大运河与非遗”这一主题,探寻因运河往来的非遗项目,以及因此而改变的杭州运河风貌与百姓生活。在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博物馆)举办“运河非遗市集”、“YUN工坊”国风市集,展现“南北通津”的非遗风采。
(三)主场馆展览活动安排(展览展示展演展销展评)
1.“知者创物”展览板块
2.“巧者创新”展览板块
3.“勤者创业”展览板块
(四)第四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
(五)“浙江好腔调”主场馆系列展演活动
本届博览会在内容布局和形式上试图打破展演边界、缩短与观众的距离感。为此,在充分利用室外舞台安排展演的同时,将展场视为表演场,开展沉浸式展演活动,精彩展现浙江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代表性非遗项目的迷人魅力。
(六)博览会(工艺周)闭幕式暨非遗薪传奖颁奖典礼
9月23日晚,在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前庭举办博览会(工艺周)闭幕式暨非遗薪传奖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