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此次论坛作为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以“美美与共——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设置了“传统与未来——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与合作——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文化与旅游——多视角的国际人文合作”三个分论题。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朱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博物馆及遗产项目负责人苏珊·奥吉,泉州市市委书记康涛,市长王永礼,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永宁,副市长周真平,以及12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开幕式由张永宁主持,郭宁宁、朱琦、康涛先后致辞。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派出1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作主题演讲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以《“一带一路” 和而不同》为题,作主题演讲。他以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教和音乐为例,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今天的“一带一路”为促进不同民族、宗教和信仰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了重要契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可以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维系文化交流与认同的重要纽带。
苏珊·奥吉演讲
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于贝尔·马萨利以《艺术家与国际交流》为题,分析艺术家创作与国际交流之间的关系。他讲到,通过中外艺术与文明的多元和谐交流,艺术家互相借鉴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冀平以《重视泉州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弘扬中华海洋文明》为题,从泉州的历史、泉州的发展趋势和泉州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所做的贡献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提出,泉州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起面向世界的文化纽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之间的民心相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坛现场
三个分论题演讲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邱春林、方李莉和李新峰主持。15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从文化旅游、历史研究、音乐舞蹈、传统工艺等多个领域,从世界文明的差异与包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艺创作的传承与创新等多个维度展开对话交流、学术研讨。论坛最后,由方李莉作总结。她认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邀请沿线国家及国内的专家学者做关于艺术发展的学术论坛很有必要。各位演讲嘉宾分别从艺术研究、文化交流、文化与旅游等角度发言,为艺术发展建言献策,是一场极具学术代表性的讨论。(文字:庄莉;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分由泉州晚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