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文化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非遗和电商混搭在一起,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惊喜?在即将到来的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答案正待揭晓。今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和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的支持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部分电商平台将为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辟专场,展示制作过程,销售相关产品。
电商搭建平台,让更多人走近非遗
非遗的种类多种多样,从饮食服饰到建筑出行、从民俗艺术到娱乐体育,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全部。但根据《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研究报告》数据,仅14%的人会主动关注非遗相关消息。虽然当前非遗基本概念已经普及,但非遗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相当距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非遗项目开始与影视剧、综艺、游戏合作,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主动摘下非遗的“神秘面纱”,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非遗+电商”模式更是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真正有可能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京东非遗频道 图源:京东官网截图
2019年6月6日,唯品会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上线“非遗新生·夏上新”时尚产品,首饰配饰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7月10日,全国首个综合电商非遗专业平台——京东非遗频道正式上线,首批展示了近3万件各地非遗美物,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截至目前,江苏省内已经有 400 多个项目企业申报入驻上述电商平台,包括非遗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中华老字号和从事非遗产品销售的企业或单位。
线上线下联合,玩转“非遗购物节”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宿迁举行以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 为主题的线下活动。届时,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等五市的非遗传承人会来赶大集,展示并销售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及地方文创产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也将在现场展演,市民可以边看表演边购物。
▲苏绣作品
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在历史文化街区、非遗老字号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 " 非遗购物节 " 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溧阳扎肝
除此之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省非遗相关单位、企业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还将在各网络平台开展销售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