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线上展
来源:“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1-04-06 13:45:00

作品:《我的长征我的梦》

作者: 李赛

材质: 牛皮

摄影: 李赛

原标题:“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线上展之十一

党史小课堂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次充满了雄心和决心的壮举,这一征途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红军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

经典长征故事之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在行军途中,许多同志生了病。一位炊事班长受部队指导员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一路上老班长尽心尽力,带的口粮吃完了,他就到处找野菜,挖草根。为了给战士们增加营养,他把缝衣针烧红弯成鱼钩去钓鱼。可是钓上来的鱼太少,老班长自己舍不得吃上一口,就这样因为劳累和饥饿,老班长没能走出草地。

这枚鱼钩被陈列在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它记录着老班长舍己为人的英雄历程,虽已长满红锈,但老班长忠于革命的精神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非遗小课堂

李氏皮影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

李氏皮影,郑州市惠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源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传至第五代。李氏皮影影人制作用料讲究、雕刻精细、比例合理、色彩明快,皮影戏唱腔优美动听。作为主要传承群体的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表演节目除了《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传统剧目外,还涵盖了豫剧、动画、童话、成语故事、神话、小品等内容,深受群众喜爱。

《我的长征我的梦》创作于2021年1月,其中影人高60cm、宽30com,旗子长80cm、宽40cm,以未满三岁牛的皮为原料,经过制皮、画稿、雕刻、上色、刷油、缝缀等十八道工序制作而成。作品创作灵感源于经典红军长征故事《金色的鱼钩》,通过皮影戏的形式再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

李赛,男,郑州市惠济区李氏皮影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氏皮影戏第五代传人,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创办人。初中毕业后从事皮影戏传承、表演至今,对皮影影人雕刻、皮影戏演唱、影人操作、打击乐等掌握全面,并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国内外皮影交流演出活动。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