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鼓舞(辽西太平鼓)
项目序号:639
项目编号:Ⅲ-42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辽宁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
保护单位:绥中县文化旅游事务服务中心

辽西太平鼓是流传于辽宁西部的一种女性自娱性民间舞蹈,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从辽河平原西侧到山海关前,从医巫闾山脚下到渤海之滨,在新民、黑山、北镇、义县、锦县、连山、兴城、绥中、建昌、阜新、彰武、朝阳、北票、建平、凌源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开鲁等地,都能觅到辽西太平鼓的踪影。

辽西太平鼓是春节期间当地妇女的一种娱乐活动。据老人们讲,在过去每到春节左右,村村都会打起太平鼓。辽西太平鼓内容健康,形式活泼,鼓点丰富,舞姿优美,深受辽西各民族妇女喜爱。它的鼓点表现形式大致分6类,敲击方法与用法有22种。它的鼓谱丰富,民间流传的有300余种。表演时,舞者左手持单皮鼓,右手持鼓鞭,边打边舞,节奏明快,富于变化。辽西太平鼓舞蹈动作多表现妇女劳动生活、自然景物及风土人情,可单人打,也可多人打。受服饰和妇女的体力限制,辽西太平鼓无大蹦大跳的动作,只着重走和转,讲究走要“快”,转要“飘”。因为自始至终要在圆形路上走,就必须脚步均匀,腰肢灵活,头肩平稳,长裙、袍摆开。只有快才能显出打鼓人的技巧,因此要求手快、脚快、旋转快。在圆形路上行进本身就是旋转,要求轻盈、流畅、舒展、自然,俗称“拜圆”“风摆柳”“稳中浪”。讲究在不停地走动旋转中,表现出飘逸的风格,要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当地民众曾把辽西太平鼓动作的特点归纳成四句话:“脚步均匀头稳平,左拜右拜腰眼灵。四面八方团团转,翻、滚、扑、踢一溜风。”

辽西太平鼓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清代,依靠妇女间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具体可考的传承谱系可追溯至4代。在日伪统治的14年中,太平鼓被列为巫术而被取缔,濒临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该项目受到重视,相关保护活动蓬勃开展,传承队伍不断扩大。

辽西太平鼓反映辽西各族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鼓谱丰富,舞姿优美,具有游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充满生活情趣,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王成德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辽西太平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葫芦岛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彝族花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四筒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稷山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万荣花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万荣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土沃老花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沁水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凉州攻鼓子)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武山旋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武山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横山老腰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横山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宜川胸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宜川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柳林花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冠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八卦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栖霞市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花鞭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商河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大奏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平定武迓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平定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隆尧招子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隆尧县
编号
Ⅲ-42
项目名称
鼓舞(花钹大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