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咏春拳(佛山咏春拳)
项目序号:1308
项目编号:Ⅵ-77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
保护单位:佛山市武术协会

佛山咏春拳是清代同治年间,由功夫名家佛山梁赞融合南传武术、结合广东地域特点形成的中国南派武术代表性拳种之一。该拳以广东省佛山市为核心,分布于珠江三角洲,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至全国及世界各地。

佛山咏春拳集快拳、短刀、长棍和近身对抗于一体,内容简单、功法独特、攻击性强。该拳讲究短距离发“寸劲”,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速度,于中线防守和借势反击,擅长贴身搏击,短桥窄马、招式灵活、以快打慢、借力打力、以柔制刚,集中体现意念、气力与速度的关系。主要套路包括三拳、一刀、一棍。三拳为“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一刀为“八斩刀法”,一棍是“六点半棍法”。主要手法有耕、拦、摊、绑、伏;主要步型、步法为二字拑羊马、子午马、标马以及钩、针、弹、踢。“桩法”和“黐手”是咏春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独特训练方法。

佛山咏春拳适用于窄小场地的短距离搏击,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机智灵活、实战性强,吸收了佛山“崇文尚武、求真务实”的精神,具有浓烈的地方文化特色。

咏春拳以师徒方式代代相传,形成五大宗枝,历史上名家辈出,叶问、李小龙、彭南等均是其传承者。当前,佛山咏春拳拥有庞大的传承群体,本地登记在册拳馆近200个,拳术师傅逾800人,习练人员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达数十万。咏春拳已成为海内外流行最广的武术项目之一。

佛山咏春拳具有显著的广东地区文化特征,它与福建福州咏春拳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咏春拳完整的文化体系。其技术内容和风格体系保留显著的粤语方言特征,也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远播各界各地,穿越“一带一路”地区,是链接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对促进中华文化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Ⅵ-77
项目名称
咏春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