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藏族唐卡(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
项目序号:313
项目编号:Ⅶ-14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青海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保护单位:班玛传承马尾钉线有限责任公司

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又称“集成唐卡”,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式的卷轴画”。它采用刺绣、堆绣、绘画等多种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由曲杨嘉措开创于17世纪的卫藏,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将绘画和刺绣结合于织锦唐卡中,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做工精细、色彩鲜亮且不易褪色,具有传统唐卡的特点。其制作材料主要有真丝、珍珠、丝线、马尾、织锦缎等。其中真丝布料价值高,不易褪色、色彩艳丽;珍珠用以替代唐卡中的所有首饰;马尾柔韧性强,能满足复杂画面的勾线需求。马尾和丝线的组合运用,有利于体现其精细绝美。其制作过程复杂,包含画布加工、白纸绘画、打针孔、素描定位打磨、描墨、马尾绕线、马尾加工上绣、剪切边部、边部烙印加工、开眼、绘画摆设、摆设后上绣、手写咒命、加工边饰等步骤。其中开眼是整幅唐卡的点晴所在,也是衡量画师修为高下的关键。当地民众将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的制作过程看作积累善业的功德,体现了对佛法的崇拜。其作品题材广泛,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

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的诞生及发展,是民族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印记,是早期班玛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它是藏族人民手工技艺的遗存,是其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形成的特色艺术,其用材、选料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为传统美术技法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土登伟色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藏娘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化隆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天祝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康勉萨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齐吾岗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勉萨画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夏河县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昌都县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墨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钦泽画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勉唐画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编号
Ⅶ-14
项目名称
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