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 陇原非遗欢奏华章——甘肃省非遗展演闪耀金城兰州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创建时间:2021-09-29 10:30:00

from clipboard

雄浑典雅,古韵悠扬;丰收季节,非遗绽放。9月28日晚,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庆丰收、迎国庆——“如意甘肃·多彩非遗” 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兰州音乐厅上演。来自全省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近百名传承人登台亮相、尽展绝活儿,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奉献了一场承载着泥土清香和匠心艺韵的非遗盛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组全体专家,省直各单位、各市(州)文旅部门、省文旅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兰州市文明志愿者、广大市民及各大媒体记者共890人现场观看了演出,兰州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甘肃网、腾讯新闻、微游甘肃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网络直播。

演出开始前,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致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吕兴来表示,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陇原儿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陇原儿女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值此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荟萃全省部分非遗精品,举办全省非遗展演活动,尝试非遗进剧场,邀请传承人登台献艺,传播普及非遗,就是为全面展示甘肃省非遗之美,讲好甘肃故事,为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助力赋能。

吕兴来强调,我们要以举办这次活动为契机,以各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主要对象,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抓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着力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要落实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传播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整场演出活动分为序和《黄土情缘》《丝路回响》《山河遗韵》《盛世欢歌》四个篇章,规模宏大,歌舞交融,高潮迭起,观众掌声雷动,好评如潮。开场表演由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兰州太平鼓联合武山旋鼓舞、凉州攻鼓子、卓尼巴郎鼓、黄河战鼓敲响,一支《鼓舞太平》跳出了陇原儿女心向党、渴望天下太平的美好意愿。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陇东的寻常日子里,唢呐高亢,道情悠扬……”。第一篇章《黄土情缘》主要呈现了庆阳唢呐、陇东民歌、环县道情皮影、崆峒武术等经典节目,生动展示了陇东地区的民俗文化。“这一条道路千年万里……留下了小麦和经卷,留下了天马和牧歌”。第二篇章《丝路回响》由凉州与永昌贤孝、裕固族民歌、嘉峪关口技、哈萨克民歌等非遗项目为观众带来了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大夏河遇见了洮河,泾河水遇见了渭河,天底下只有一条黄河”。第三篇章《山河遗韵》中秦安小曲、花儿、秦腔既包含了典雅细腻的江南音乐风格,又带有西北粗犷豪放的艺术表演形式,节目充满了浓厚生活气息和艺术气息。“白马山寨的火把点亮,土琵琶弹出心中欢畅……”。第四篇章《盛世欢歌》由文县土琵琶弹唱、藏族鹰笛、格萨尔、龙头琴弹唱共同唱响,曲调悠扬,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集中展示了甘肃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

from clipboard

非遗传承人们以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将民间非遗技艺搬上大舞台,以匠人之心、创新之意展示了甘肃省厚重的非遗资源,让非遗走进当代社会,走进人民群众,生动诠释了甘肃省在非遗保护领域取得的成就,彰显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也表达了陇原儿女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和由衷赞美,为建党100周年和祖国母亲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