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盛(右)与张连悌(左)就辽宁鼓乐中汉吹曲的用调、转调方式进行交流
为深入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宁鼓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11月2日,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工作人员,前往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黄套村,对辽宁鼓乐及其传承人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杨久盛,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涛,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李放及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实地调研,并前往辽宁鼓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连悌家中进行访谈与采录,就辽宁鼓乐中汉吹曲的用调、转调方式等内容进行深入地交流和研讨。
张涛(右)与李放(左)就老本工尺谱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辽宁鼓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乐种之一,是辽宁民间日常节庆礼仪活动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2006年,辽宁鼓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辽宁鼓乐的项目保护单位,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年来持续开展相关调研、传承、展演、宣传及理论研究工作,全面收录相关资料。此次调研,克服了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亲赴实地获得了一手的音视频及照片资料,并收集到老本工尺谱(复印件)一本,其中包含60余首古曲。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开展对辽宁鼓乐的调查立档工作,对调研收集和采录的图文声像资料进行整理、编辑、立卷和归档,不断丰富与完善辽宁鼓乐的档案建设,为其理论研究及成果出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本工尺谱(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