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6期:2022年10月24日-11月6日
1.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王金勇等5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2.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工作启动
3.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
4.《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讲座在北师大举行
5.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启动
6.北京市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认定和保护办法发布
7.福建发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传承活动评估结果
8.“陕西非遗之美”主题摄影作品展在法国举办
9.2022年中国体育非遗大会在上海举行
10.广西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11.上海非遗客厅亮相进博会
一、文化和旅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王金勇等5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王金勇、陈林、秦玉峰、周厚西、薛兆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二、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工作启动
2022年10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从推荐条件、评选程序、推荐材料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相关申请材料寄送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三、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10月3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部法律将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法律强调,国家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11章,共122条。其中第八章第九十四条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国务院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和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完善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来源:中国人大网)
四、《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讲座在北师大举行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讲座第七十一讲“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北师大举行。讲座主要围绕非遗的本质、非遗学科、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三个方面展开。(来源:“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
五、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启动
2022年11月1日,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发起的“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项目在京启动。项目自2022年至2026年,计划分五批次扶持100名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2022-2023年度扶持对象20名,主要从带动就业效果显著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遴选。2022年11月10日起,可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网站(非遗人之家https://fyrhome.cn)进行申报。(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
六、北京市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认定和保护办法发布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北京市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和保护办法》,《办法》规定要建立市级急需保护项目目录,有效期不超过五年,一般五年认定一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可以向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提出列入急需保护项目目录的申请,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经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来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
七、福建发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传承活动评估结果
2022年10月24日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传承活动评估结果,福建省实际参评113人,评估结果为优秀等次的23人、合格等次的88人,认定为丧失传承能力的2人。(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
八、“陕西非遗之美”主题摄影作品展在法国巴黎举办
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陕西非遗之美”主题摄影作品展在法国巴黎举办。此次展览以陕西省非遗为主题,精选了近40幅摄影作品,本次展览通过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细说民俗、天工巧匠、天籁云歌、画里秦川等四个板块,集中展示了陕西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勤劳智慧的乡风民俗,精妙绝伦的非遗技艺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让法国民众足不出户就能真切感受到陕西这片土地的深厚博大,领略到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
九、广西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2022年11月3日,广西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下一阶段全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
11月4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及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举办。会议邀请广西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经验丰富的专家和非遗保护工作者为与会人员讲解相关政策文件,还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基本情况、申报书填写规范和编制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把握的重点方向进行了详细讲解。(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十、2022年中国体育非遗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日前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体育管理部门等的2400多名专家学者、非遗展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活动。本次大会以“传承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置了1个线下主会场、45个线上分会场、50余个微信交流群,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等学术交流形式。大会期间,全国15所高校的500余名非遗展演人员,精彩汇演34种体育非遗技艺。(来源:“上海非遗”微信公众号)
十一、上海非遗客厅亮相进博会
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上海非遗客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亮相。本届进博会非遗客厅继续秉承“非遗生活化”的理念,走进客厅,目之所及,皆是非遗。墙面和博古架上陈列了2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42件(套)精品力作,以及十余件国潮文创展品。以“海派家具制作技艺”制作的桌椅构成了主要的互动区域,客厅上方吊置着二十四节气古法造纸灯,墙上电视机滚动播放25集全新的《海派百工》和长江二号水下考古视频。11月4日-10日期间,上海非遗客厅以场景化、生活化的形式,向来自全世界的媒体朋友们展示上海非遗的魅力。(来源:“上海非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