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论坛举行
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12-19 09:49:00

12月18日下午,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之一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论坛在杭州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致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作主旨演讲。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许澎主持论坛。

夏泽翰祝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夏泽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桥梁、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塑造世界的手段。明年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签订20周年,希望中国非遗工作者以此为契机,遵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和全世界非遗伙伴们携起手来,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活化,共同构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的美好图景。

王晨阳在致辞中表示,茶源自中国,饮茶与分享茶贯穿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世界各民族所共享。“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包含了44项关于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系统观念,站在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承担起更多保护责任,向国际社会展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将技艺传承好,让茶香更远、茶韵更浓。

陈广胜以“让‘东方神叶’进一步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耀眼明珠”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脚踏实地做好茶申遗后半篇文章。

一是着力赓续茶文脉,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要以本次茶申遗入选为契机,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探究茶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制度规范,并同各省(区、市)紧密联动,统筹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手段,凝聚天下最广大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的心血、智慧与精神,画好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同心圆。

二是着力拓展茶产业,赋能共同富裕先行。

要结合实施“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通过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入实施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推出系列茶主题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风情民宿和旅游商品等,营造散发着茶香茶韵的品质生活,持续拓展茶申遗红利。

三是着力弘扬茶品格,厚植新时代文明风尚。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社会弘扬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弘扬茶品格,将推动茶文化传承弘扬与厚植新时代文明风尚紧密结合,让人们于制茶、煮茶、敬茶、品茶的“润物细无声”中,不断丰富精神内涵,持续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使之进一步融入城市气质,推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着力讲好茶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要紧紧抓住茶申遗入选有利时机,系统整理非遗与茶的好故事,以通俗易懂的生动语言和“线上+线下”的联动方式,通过“浙江之窗”发出更多响亮悦耳的中国茶声音,向各国人民彰显茶文化内在的文明和谐、自信开放,促进彼此心灵沟通,更充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日本中国茶文化振兴协会会长山口纪子等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秘鲁的十余位茶叶产业和茶文化专家在论坛作交流发言。

15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代表,44+3项目相关单位、传承人代表;茶学专家、非遗保护领域专家,国际专家等1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形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编辑:孙秋玲